建筑师赖特

书画,摄影, 建筑
回复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本文原发在 https://oldcoat.freeforums.net/thread/1001/

引子

不同建筑风格本身是一种文化,它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化的载体。当一个人移居他国后,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我们对提高语言、掌握、更新职业技能有十分的紧迫感,而对了解、吸收当地历史和文化的任务则放到次要的地位——如果不是彻底地忽略掉的话。

这种由于个人文化背景断裂所造成的不足和缺失在异国他乡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我们可能多少都能想象杜甫笔下那被秋风所破的茅屋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也许也知道一点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福建的土楼及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是怎么回事,所以当我们在看到王维雪景图时,我们会对画面里面的房屋特别留心。谢谢溪山君在帖子里介绍的赖特先生那“有机风格”建筑,那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新的概念。这样,上个世纪赖特先生设计的建筑就不仅是一种新奇,而且还是一种震撼。

“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获得赖特先生的资讯后我没有让它从指缝里流失,而是做了一点了解。好在油管里有很多仍然存世的赖特先生的作品。通过那些视频,我不用出门就像是在参观赖特建筑博物馆,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名胜,等。我以为如今了解赖特的设计、他的建筑的过程也可以算是在了解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了。



1

赖特先生(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在20世纪美国建筑设计风格演变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信奉将人类居住的房屋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其代表作包括1935年建成的“落水山庄”(Fullingwater)。

除了有机建筑风格外,他还是后来被称为“草原学校”(Prairie School)建筑风格的先驱。除了房屋外,赖特还设计了办公室,教堂,学校,摩天大楼,酒店,博物馆和其他建筑物。 他还为这些建筑物设计室内元素,包括门窗、家具和彩色玻璃等。 赖特还写了几本书及大量文章,他是美国和欧洲的热门讲师。通过他的近千个设计作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几代建筑师。1999年,赖特先生去世近半个世纪后,全美建筑师学会将他列为美国“最伟大的建筑师”。

赖特先生的职业发展道路同常人很不一样。他在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只注册了两个学期就离开直接到芝加哥找工了。有人认为那是由于威州大学没有开设建筑、土木工程科目的缘故,我觉得他那么做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因为他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设想,是那种原动力让他走上辍学、创业的道路。这种情况在我们今天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成功的事例。

1871年芝加哥发生了一场大火后,城市面临重建。这从客观上增加了对建筑、设计、施工人员的需求。1887年,20岁的赖特在芝加哥找到一份绘图员(draftsman)的工作。同美国法学院毕业生初始(entry-level)职衔是“副律师”(associate attorney)不一样的是,建筑系毕业生在建筑事务所第一个职称不是“副设计员”(associate designer)而是绘图员,或者是“学徒工”(apprentice)。不过对于年轻的赖特来说,他并没有满足于一份相当于建筑专业毕业生程度的工作,因为他同时已经参与他舅舅和姨妈两家房屋的设计和建造工程。没有多久,他感到”绘图员“薪水太低(周薪8美元、相当于今天220美元。而当时一加仑牛奶才25美分。)而跳槽找了一份设计员(designer)的工作。去了之后发现力有不逮,即要求回到原先的公司,老板不仅没有拒绝反而还给他加了工资。不过一年后赖特还是离开了这个给了他第一份工作的设计所。这次他拿到了一个“学徒工”的职位。

新老板沙利文(Louis Sullivan)对赖特看到了赖特的特征和潜力,对他信任有加,大力栽培。赖特后来也一直把沙利文称作是自己的“师傅“(mentor)。1889年赖特准备结婚,为了表示诚意,老板给了他一份五年工作的合约。意思是,你好好地干,五年内不要担心失业。赖特则提出:如果你想要我还给你打五年工,那么你能不能先借我一点钱,这样我可以给自己造一个屋子。年轻赖特的“野心”(ambition)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野心”在英语里不是贬义。沙利文贷给了赖特5000块钱(相当于今天14万),赖特拿了钱给自己设计建造了一个屋子。房子经过多次扩大、整修,如今是纪念馆供民众参观。从视频里可以看到,不管是外部风格还是内部细节,23岁的赖特非凡的能力已经体现出来。


未完待续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圈宝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BobMaster
锋芒初露
锋芒初露
帖子: 1186
注册时间: 2020年 12月 7日 08:05
来自: 神秘的东方
我的状态: 🎯
为圈友点赞: 338 次
被赞次数: 177 次
联系: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BobMaster »

欢迎边草君的光临

1. 由于设定的关系,竟然会让新用户的帖子受到审核,已经改好了,现在发帖不用审核了 :117+:
2.帖子我帮边君稍微编辑了下,字体变大了些
人生如音乐,欢乐且自由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2

1890年,赖特成了公司绘图员的头儿,他的办公室也搬到了老板的隔壁。公司民用住宅建筑的设计由沙利文决定基调和主题, 赖特负责把老板画的草图扩展成详细建筑施工图纸。19世纪后期,美国建筑从延续欧洲建筑的风格,像哥特式,维多利亚风格,安娜式和殖民地式开始慢慢朝美国本土风格发展。在沙利文的直接影响下,那几年赖特的复制设计已经开始包括比如强调简单的几何体,水平窗户,悬臂和开放式平面图等特征,而这些都将成为他后来自己作品的标志。

尽管工作上得到老板的器重,加上五年工作的保证,及巨额贷款的恩惠及大量周末、晚间加班工资,赖特还是违反公司的规则自己在外面接私活。这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应付个人消费的需要,同时大概也反映赖特充沛的精力和“野心”。1893年,当赖特接私活的事情被发现后,沙利文不得不辞退了他,而27岁的赖特马上在同一栋办公楼里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到1901为止,赖特在芝加哥橡树公园(Oak Park)一带已经完成了50多个设计项目。那段时间,赖特个人声誉鹊起,公司业务傲人斐然。也是在那个时期,赖特的“草原风格”(Prairie Style)开始成型。

“草原学校”风格的建筑外观上以水平线条为主,其带有宽悬檐的平坦屋顶,以及水平组合的窗户,使得建筑与景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赖特说:“优秀的建筑不会破坏周围风景,相反,它们只会使风景比没有建筑前更漂亮”。确实,如果以美国大众房屋市场上流行的“牧场”(ranch)和“鳕鱼岬”( cape cod)两种房子为例,前者外形横向朝左右两边扩展(可能就是从“草原学校”风格的演变而来)看起来要比后者紧凑、局促、垂直的竖线条要显得舒畅、大气得多。

不过呢,正因为需要有相对开阔自然背景,而且建筑本身对土地面积的需求比较大,所以“草原风格”从一开始就主要流行在美国(地广人稀的)中西部平原地带而不适宜空间相对局促的城市。除此以外,当时间进入到20世纪,美国(移民)人口迅速增加,从客观上社会越来越难以承受水平线条风格对土地面积的额外需求,这就限制了它的推广。另外,从工程、技术角度而言,垂直型结构,房屋自身的重量比较容易地传递到地基上去,如果水平线多了,悬臂、平台、宽屋檐等等都增加对承重结构的设计、材料的计算和使用。甚至屋顶积雪、积水都会成为非常严重的消极因素。所以赖特之建筑风格难度要大很多。比如他那“有机建筑”中最著名例子落水山庄。


1935年,匹兹堡一名富商请赖特在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阿巴拉契亚山里建造一个度假屋。富商那块地界景色乏善可陈,唯独有一条小溪婉转流到山下。赖特实地考察后决定将房子造在水边。应该说那是最难造房子的地脚,却也是最能造出与众不同的建筑。赖特不愧是传奇式的建筑设计大师,他让他的构想在自己脑子里酝酿了九个月,直到富商要求上门来看一下他的设计草图时,他才动手、花了一个上午时间,一口气画了四张不同层的平面图,然后让身边的绘图员们把细节扩展、充填进去。

房子建造在一个陡峭的山坡上,溪水在那里转了一个弯,周围被风化后裸露出来的原始岩体既是房子的基础又是背景,室内外墙体石块就取自溪谷河床,这样,建筑外观颜色、质地同周围豪无二致。加上四根突出支撑点14英尺的悬臂被米色水泥包裹之后,整个建筑似横空出世,同山坳环境浑然一体。等房子造好之后,《时代周刊》称之为“最漂亮的建筑”,赖特也成为杂志的封面人物。后来“全美建筑师协会”将其评为“美国建筑史上最好的作品”。确实,如果“有机”就是将建筑设计镶嵌在环境里,让它们浑然一体,那么很难找到更好的例子。赖特传奇式的人物,他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在这“落水山庄”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那么,我想知道的是,赖特先生的奇才是从哪里来的?

赖特的父亲威廉(William Wright)是发表过作品的作曲家,有一定的音乐天赋,还曾担任浸信会牧师。他的母亲是教师。这就简单地排除了他的天份来自遗传。赖特他在自传里提到小时候玩过一种类似“积木”的玩具,说他妈参观了一个名为Froebel Gifts的教育展览,发现有一套包括各种形状的几何模块拼板,可以用作各种组合组装成二维和三维构图,立即买了一套。赖特回忆这些练习对他设计方法的影响:“几年来,我坐在幼儿园的小桌面上……玩着……立方体,球形和三角形-这些光滑的木制枫木块……直到今天,一切都在我的指尖之中……”。

我有点怀疑幼时的玩具会有一个人的职业会带去那么大的作用,因为我小时候也玩过那样的积木,我怎么没有成为建筑师呢?所以一定还有其他因素。或者很可能是上帝随机地给人间送去各种各样的天才人物来,让他/她们在各行各业里为人类社会精神和物质生活带去便利。这样的话, 那么赖特先生就是被选中的那个人。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圈宝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谢谢版主的帮忙,这次我自己将字体放大了一点。怎样上图还需要学一下。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BobMaster
锋芒初露
锋芒初露
帖子: 1186
注册时间: 2020年 12月 7日 08:05
来自: 神秘的东方
我的状态: 🎯
为圈友点赞: 338 次
被赞次数: 177 次
联系: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BobMaster »

边 草 写了: 2021年 2月 19日 09:09 谢谢版主的帮忙,这次我自己将字体放大了一点。怎样上图还需要学一下。

方式一: 上传至论坛附件

插入图片可以直接将图片上传至论坛附件,然后置入帖子即可,这里有一份详细的论坛指南: viewtopic.php?f=22&t=5
例子: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方式二: 使用外链

编辑器中有一个图标图片
将URL放在两个括号之间即可

代码: 全选

[img]图片URL[/img]
人生如音乐,欢乐且自由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1957年,赖特先生90岁,CBS电视台记者华莱士采访了他。赖特说,如果他还能再活50年,他可以重造整个美国,“考虑到我已经设计了769栋建筑”,......

再活50年?这个主意不错。我想,如果我会有额外的50年生命,或者倒退回去半个世纪,那么“建筑师”很可能会是我慎重考虑的三个职业之一。想到这个情景时心里又不免就笑了。我问自己,如果我真的能够回到半个世纪前,我真的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为职业吗?答案是否定的。道理很简单:从前不知道的事情,为什么倒退回去就一定知道了呢?

我们门前这条街上有一栋现代风格(contemporary style)的房子。据隔壁邻居说,那原来是一个空地(open lot),十多年前被人买下造了这个房子。房子女主人是建筑师,房子是她自己设计的。男主人是一个施工公司的老板,房子是他自己造的。原来如此。因为是现代风格,所以那房子从外面看上去同我们习惯的式样都不一样。外行人如我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它不管是从外形,屋顶,墙面材料和颜色,包括外墙上装的灯,等等集合在一起,别出心裁,却又协调、得体、大方,让人挑不出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难道我对现代风格情有独钟?答案是NO。

如前所述,当我们到了国外,很多方面就进入一个“断层”:过去熟悉的语言、文化、环境等等不见了,一切必须从头开始了解、接受新的东西。对房子的外形、结构也是如此。比如国内房子是砖、水泥板,这里是木头;国内墙是实心的,这里是空心的,等。那年我们开始买房子时,中介说,只要收入够,尽量买一种本地叫做“殖民地风格”( colonial style)的房子。不要买Cape Cod,更不要买现代风格的房子。为什么?他说那两种房子卖起来都比较难。他还说老中买家尤其如此。

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其实北美这些年新造的房子已经不再是殖民地风格了,而是作了一些改进,一个显著特点是进门后有一个“高耸”的厅,装上吊灯(chandelier),所以叫center hall colonial,学名是“新折衷主义”(Neo-eclectic)。维基居然也有这个词目,不过他们把新折中主义叫成“伪豪宅”。伪豪宅是以廉价建材和手工大量建造再以高价销售的住宅,其内外的装潢都被设计师和媒体批评为庸俗浮夸,甚至违反实用和审美将不搭调的建筑元素东拼西凑。伪豪宅英文单词是“McMansion”,它始见于1980年代媒体用来形容市郊住宅区那些占地庞大的低俗大宅。这个新词是结合了连锁快餐厅“麦当劳”的开头“Mc”加上“Mansion”而成,以讽刺这些住宅的质素如同快餐般低廉。

这就可以回到赖特设计的房子。赖特的客户都是高端买家,那个阶层的人钱不是问题,所以他们不会买McMansion,他们需要自家的房子有独特之处。需要有专业建筑师帮他们设计。1935年“流水山庄”建筑费用花了15万,而赖特的设计费是八千。而伪豪宅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设计费,因为设计图可以反复使用。好在我们当时既没有买伪豪宅(没有那个实力);也没有买现代风格,因为明显受了中介的误导。

这种概念先入为主后影响了我很长时间,直到搬到现在住的地方,看到街上那栋房子后开始改变了我的想法。我每次走路经过,总会留意看它外形结构上的某一个细节。我相信优秀的建筑师,他们头脑里对房子的外形、材料、颜色搭配有一种神奇的感知能力。尤其是这种现代风格。如果一定要描述的话,根据我一段时间下来的观察,大概可以概括为:外形上没有弧线,几乎都是直线:要么水平线、要么垂直线。颜色以灰色为主,材料选择上不乏金属,尤其是不锈钢材料,屋顶以平顶或略有些斜坡。一个建筑设计就是一个作品。当然,美国城市郊区大多数街区的房子都是都是适合普通家庭,在那风格式样雷同的环境里,有一栋是建筑师根据环境定身打造的房子,那么一定是像鹤立鸡群那样了。

当年跟赖特学徒的年轻人后来回忆起赖特先生画“流水山庄”时说,他开始动手画时,我们围在设计桌旁,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削好的笔,大气不敢出,也不敢走动,只见他笔下刷刷刷地图就出来了,其速度之快,大概莫扎特作曲时也是这样。我如今尽量想象赖特画图时的那个场面:结构都已经在他的脑子里了,就像莫扎特脑子里都是旋律一样。所以有一种说法:建筑是流动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两者有相同之处。

我想还是像赖特先生建议的那样,给我们每个人(需要自己提出申请)的生命加上50年,这样会比较容易一些——不管是重建美国还是打造个人,因为我们都已经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这样面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就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因为我们已经有了经历和经验。
上次由 圈宝 在 2021年 3月 3日 14:00,总共编辑 1 次。
原因: 补充图片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1867年赖特先生出生在威斯康辛州南部叫“春绿”(Spring Green)的一个村庄,那里距离芝加哥有180英里。他外祖父琼斯(Richard Lloyd Jones)一家从威尔士移民来到美国后在那里拥有一个600英亩的农场,赖特的妈妈、舅舅、阿姨们一直住在那里。19岁时赖特在芝加哥找到一份绘图员的工作,周末时就回到“春绿”为他姨妈、舅舅设计、建造房子。那两个建筑后来就成了赖特超过500个设计建造清单中第一和第二号作品。由于家族渊源,春绿一直是赖特生活、工作的主要地点。1911年赖特在那里买了32亩地为自己造了第二个房子,他给那个建筑起了个名字叫“塔里辛”(Taliesin, meaning “shining-brow” in Welsh)。威斯康辛的塔里辛完全符合草原风格:低矮、连续的屋檐及水平线开阔的背景、起伏的丘陵融为一体。

图片

1913年,赖特接受日本的邀请去考察建筑项目。1915年至1922年,赖特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日本东京的“帝国酒店”及其他一些建筑。帝国酒店是赖特在海外最著名的建筑,它具有革命性的浮动悬臂结构使得酒店成为少数经受了1923年东京大地震的的大型建筑。

图片
在来回往返于太平洋的途中,1917年赖特在洛杉矶设计了“蜀葵屋”(Hollyhock House)。

图片

1922年东京酒店完工后,赖特在加州建造了四栋由带有纹路、质地感的特制石块(Textile concrete block)砌成的豪宅。

1924年11月,赖特在芝加哥同他的朋友一起去观看一个日间舞蹈表演节目,包厢邻座是一个女子。十多年后赖特在自传里这样描述那天的情景:在我们交谈中,她寥寥数语,却表现出对舞蹈的熟悉程度, 这一下子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我感到她就像命运给我带来的使者,从世界的另一端来抚慰我的灵魂。表演结束后我邀请她一起喝杯咖啡, 她非常得体、自然,一点犹豫都没有就答应了。她女子后来成了赖特的第三个太太,她的名字叫伊万诺夫娜(Olga Ivanovna;1898-1985),1928年同赖特结婚后改成Olgivanna Lloyd Wright。
图片

伊万诺夫娜出生在南斯拉夫黑山共和国,9岁时跟姐姐到了俄国,19岁时嫁给一个俄裔德国人,1917年“十月革命”发生后,伊万诺夫娜带着刚刚出生的女儿随同丈夫到了法国成为舞蹈演员。1924年伊万诺夫娜到了美国,不久遇到了赖特。根据建筑作家沃尔特·洛克利(Walt Lockley)的说法:“如果赖特没有在1924年芝加哥的一个星期日下午与朋友去芭蕾舞团,并坐在黑头发的女子附近,那么后来的(塔里辛)基金会和互助公社将不会以任何形式存在。”

1929年秋天美国股票市场崩溃,“大萧条”导致建筑市场全面紧缩。在那几年里(1924完成洛杉矶几个项目后到1935年设计落水山庄)赖特的建筑业务陷入了低谷,那十年里他一共才设计/建造了八个建筑,其中还包括翻新他自己在春绿市的住宅“塔里辛”。有了多余时间后,赖特开始写书,为杂志写文章,应邀到芝加哥,纽约等地大学开讲座,等等。这样一来他有了自己办“学校”的想法,其核心是立足于美术,以建筑为主导,将按与建筑有关的如绘画,雕塑,音乐,戏剧和舞蹈等来分类。他甚至拟了一份潜在合作者的名单,其中包括剧作家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小说家毛姆(Somerset Maugham,1874-1965)、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等。这个设想太过宏大,赖特最后采取了比较保守现实的方案。

图片

1932年夏天,赖特推出了他“塔里辛互助公社”(Taliesin Fellowship)的计划——一种“建筑学徒项目”(an architectural apprentice program),目标是“培养一个视野开阔,具有良好关联性,创造力的人,” “塔里森除了为学徒们提供食宿外,还有同设计、建筑工程有关的实践机会。”在经济萧条、前景低迷的30年代初,“塔里辛”对建筑专业学生不乏吸引力。消息传出去后,赖特收到了近30份申请,其中包括当时麻省理工一年级学生、后来成为赖特女婿、主要帮手的彼得斯(Wesley Peters,1912-1991)。第一批学员中还有一个中国人。

图片
图片
中国留学生梁烨(音)左,赖特中及太太

未完待续
上次由 边 草 在 2021年 3月 3日 05:26,总共编辑 1 次。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圈宝, BobMaster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彼得斯是从他的老师那里得知“塔里辛互助公社”的,那年他才19岁。老师对赖特建筑风格尊崇有加,受老师的影响,他工程专业才读了一年就辍学去了威斯康辛。

万事开头难。同彼得斯一起被赖特录取的第一批学员他们一开始的任务是修、建用作住宿和工作的房屋,从挖地基,浇混凝土,砌墙,样样都做。这“边做边学”也是赖特建立他那学徒工学校的初衷。就像牙医学生最初相互检查口腔、交替洗牙那样,那些希望自己日后成为建筑师的年轻人一开始给自己搭房子也算是顺理成章了。

此外,加入“公社”的每个人还要为日常生活所需的事情做出贡献,这包括种地,生产水果和蔬菜,还要养鸡,猪和牛,以期各项生活需要物品达到自给程度。这种招学徒的方式倒有点像过去中国,比如裁缝师傅带徒弟,弟子一进门哪里有什么机会马上就学手艺的?除了给师傅家打杂,有时间还要帮师母哄孩子、洗尿片呢。但是赖特以这种方式办学校在美国则并非没有非议。大多数学员在塔里辛多则待几年,少则几个月后就离开了,而彼得斯把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那里了。

这种事情往往是双向的。彼得斯把塔里辛当作自己的家,而赖特夫妇则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3年后(1935年),彼得斯娶了赖特的继女。

赖特的那个继女1917年生于俄国,跟随父母从俄国到欧洲再到美国。妈妈嫁给赖特后她亦改姓赖特,她的名字叫斯韦特兰娜(Svetlana Wright,1917-1946)。结婚后她生了两个孩子。不幸的是,1946年她开车出了车祸,她同一个孩子丧生,另外一个5岁男孩活了下来。这个男孩后来就是由外婆带大的。

彼得斯身高6尺四吋,本来就不善言谈,太太及一个幼子突然去世,那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据5岁儿子70多年后回忆,他还记得车祸后他看爸爸一个人自己在挖墓穴的场景。人工挖墓穴对体力要求非常高,一般都是由职业挖手来承担,除非家人出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为了寄托一种浓情厚意。另外按照西方国家风俗,墓穴深度一般都是6英尺。他儿子说,他站在远处,只看见他爸爸的头,......。埋好妻儿后彼得斯一直留在赖特夫妇身边鳏居,没有再离开。而赖特对这个女婿也非常器重和欣赏,他在自传里提到“彼得斯就是塔里辛所需要的那种年轻人。他忠诚,思维敏捷,性格独立。很快,不管有什么需要,他都在那里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赖特身后彼得斯就成了赖特公司的技术负责人。

对自己在塔里辛生活的那段经历,对赖特给自己职业带来的影响,另外一个首期来自中国的学员梁烨是这样总结的:“赖特先生建筑思想和充沛的想象力为我开启了关于新的建筑的视觉和视野。居住在塔利辛,让我不仅获得了在绘图室工作的经验,而且还培养了我在砌墙,木工,水暖,家具建筑乃至木材铣削等实际动手建造的能力,这是我当时未意识到的一种生活方式。 赖特先生与我们之间的自由、自然融合使所有日常活动都充满了美丽,丰富和意义。”

1933年,一个在欧洲学了四年油画、字体排印学(Typography)的年轻人回国得知赖特塔里辛公社后,他也申请去当学徒工,后来把赖特介绍给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就是那个匹兹堡的富商。1935年富商请赖特设计建造落水山庄,项目非常成功,请求赖特设计的订单纷至沓来。落水山庄是赖特234号作品,在他去世之前,赖特又设计了超过200个建筑。本来开办学徒公社是为了应付困境,没有想到最后它给赖特带来了彻底翻身,重上一层楼。

1937年后,赖特在亚利桑那离开凤凰城20多哩的地方开始建造他的“西塔里辛”,因为医生告诉他,威斯康辛的寒冬不利于他的身体健康。亚利桑那是赖特同第三个太太度蜜月的地方,那里干燥,冬季温和气候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西塔里辛建成后,赖特及他的徒弟们按照气候在威斯康星和亚利桑那来回搬动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所。1959年赖特在亚利桑那去世后,他的尸体被运回老家安葬。也算是叶落归根了。

请注意,赖特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1967年3月6日傍晚,一个苏联妇女走进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声称她是苏联前领导人斯大林的女儿要求政治避难。大使鲍尔斯(Chester Bowles)让她把个人生平、经历及家庭情况及要求美国保护的理由。她说她叫“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Svetlana Alliluyeva,1926-2001)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Joseph Stalin, 1878-1953)的女儿的名。因为1953年她父亲去世后她就不姓斯大林,改用她生母娘家的姓。

一般来说,驻外使馆遇到这种情况,尤其是冷战时期当事人是苏联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怎样处理非常辣手。大使馆可以有以下几种办法:1,拒绝,这不仅违反国际惯例也有损美国的信誉;2,接受,这将给印度政府造成压力,而且他们屈服于苏联,那么当事人怎样出境会是非常的麻烦;3,不作任何决定,在印度和苏联政府还没有知晓的情况下尽快把当事人送到第三国。大使准备选择第三种办法。

晚间9点,华盛顿时间上午11点,大使给国务院发了电报,说斯大林女儿在我们这里寻找庇护,我馆没有做任何决定,准备立即把她护送出印度,先到罗马,这样可以有时间来研究对策。如果你们反对我馆的做法,请在午夜之前通知我们。

出发时间到了,大使馆没有收到国务院任何回电,大使给了她1500美元零用钱,告诉她我不能保证最后你肯定能够到美国去,但是我们会安排你找到比如丹麦、澳大利亚或者瑞典等国家,总之我们会帮助你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由于已经走漏了风声,意大利政府怕得罪苏联,表示不愿意提供任何方便,哪怕当事人只是在罗马停留几天时间。经过美方幕后斡旋,瑞士答应先提供短暂人道签证,这样斯大林女儿当天就离开了罗马到了日内瓦。

斯大林女儿叛逃苏联当时是世界新闻。美国政府希望把这一国际事件处理得更加妥当,随即联系已经退休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的前驻苏联大使坎南(George Kennan,冷战时期“围堵”理论的发起者),请他立即动身到日内瓦去,代表美国政府核实事情真相,然后决定是否给予她庇护。由于她随身带着俄文版《致友人的二十封信》自传手稿,坎南推荐他普林斯顿的邻居、律师格林鲍姆(Edward Greenbaum)作为出版法律顾问、哈佛俄国问题专家麦克米伦(Priscilla Johnson McMillan)担任英文翻译。这样后者专程到瑞士见了斯大林女儿当面洽谈合作事宜。经过律师、出版社的商议,在瑞士等待庇护签证期间,斯大林女儿获得了一百五十万美金的稿费。

6个星期后,阿利卢耶娃到达纽约,有来自各国超过400名记者参加了记者招待会。

未完待续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坎南建议斯大林女儿安顿到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去,但她选择先住到为她自传作翻译在长岛的家里,这样翻译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讨论。几个月后她告诉坎南,说她决定离开长岛、搬到普林斯顿去。不巧坎南同太太正要动身去挪威旅行,一时无法帮她安顿,但是答应让他两个成年女儿放下自己的事情,将斯韦特兰娜接到他们在宾夕法尼亚州中部、距离费城两个小时车程的农场去暂住一段时间,等他从欧洲回来之后再说。坎南提醒女儿,斯大林女儿叛逃美国,KGB很可能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她,所以她的住处和行踪不能泄露,需要严格保密。夏天过去后,坎南帮斯韦特兰娜在他附近找到一个出租房让她安顿了下来。(根据这个线索,我Googled Stalin’s daughter/Princeton,居然找到她当时的住址。)

坎南的建议是对的。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学都开设外交、历史,语言和文学等科目,这样从教员到学生都不乏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斯韦特兰娜很快就在普林斯顿大学找到了朋友,他就是普林斯顿“斯拉夫学”的教授及夫人,他们都是出生在格鲁吉亚的苏联公民。他们一起聚餐,听音乐会,谈论俄国/苏联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就像89年后不少大陆学人如刘宾雁、苏晓康、陈奎德等聚集在普林斯顿组成“普林斯顿学社”一样,那里有华裔教授余英时,还有美国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等。

斯大林女儿那时有一笔稿费,也没有身份限制,所以她没有必要注册当学生或者打工糊口,每天光是接待媒体采访,写书,回复世界各地民众的来信就够她忙的了。很快,她的第二本书《仅仅一年》也写完,出版社答应给她一百万。在普林斯顿住了一年后她就在几个街区远买了一个独栋小楼,准备就同世界各地读者信件交往内容写第三本书了。在那些来信中,就有寄自亚利桑那的赖特太太。

赖特先生61岁时第三次结婚,新太太当时30岁。近一百年后我仔细追踪赖特的生平后觉得,如果淡化处理他最后这位太太的存在,那么任何有关赖特先生本人的故事将是不全面的。如果可以简单概括一下的话,我感到从年轻时她就表现出有自己的见识和意志,所以长大后也就绝非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妇女。诚如建筑作家沃尔特·洛克利(Walt Lockley)的说法:“如果赖特没有在1924年芝加哥的一个星期日下午与朋友去芭蕾舞团,并坐在黑头发的女子附近,那么后来的(塔里辛)基金会和奖学金绝不会以任何形式存在。”

赖特太太1985年去世后,《纽约时报》登载发表文章介绍她的情况。她的父亲伊万·拉佐维奇(Iovan Lazovich)是黑山共和国最高法院的第一任首席大法官。她的祖父米利贾诺夫(Marco Milijanov公爵, 1833-1901)为维护黑山于1878年脱离土耳其统治而获得独立。她的母亲Melitza是黑山陆军的一名将军。当她出生时她父亲就已经失明了,因此在童年时期她为父亲读报纸,法律文件,关于诗歌和哲学的书籍等等,显然这培养她发展了自己的世界观,这在她的那个岁月中是很先进的。

在俄国期间她被20世界初颇具影响力的前俄国神秘主义者、哲学家、灵性导师、亚美尼亚作曲家、作家、舞蹈家葛吉夫(George Gurdjieff)所吸引,1917年后追随他离开俄国。1922年葛吉夫于法国创立“人类和谐发展机构”(Institute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他的课程全面而严格,融合了舞蹈,锻炼,个人辛苦,体力劳动和心理训练。 赖特太太当时仍然是一名忠实的学生,在葛吉夫的手下,她获得了自己过去从特权家庭培养中未学到的基本技能,包括洗衣服,做饭,油漆和修理学习室,喂养牲畜、清理谷仓等等。晚上她还协助教舞蹈。她认为那些具体的劳作是每个年轻人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

根据她自己的经历,1932年她建议赖特成立了那个塔里辛学徒公社。她任公社的副总裁,除了建筑设计外,负责学校的所有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整体课程。她还向学徒传授有关艺术,演讲,礼节和礼仪的知识。“赖特(Wright)与奥尔吉纳(Olgivanna)的婚姻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稳定因素。她的奉献精神和力量使他的才华再次得到提升。 她知道如何照顾他。”一个首期学徒工后来说。

59年赖特去世后,公社的运作没有因之而停顿,因为赖特太太成了塔里辛的灵魂和总管,赖特先生原先负责的那部分建筑设计部分由女婿彼得斯接了过去。掌管了塔里辛,赖特太太的权力大了,但这并不等于她生活中没有缺失或者缺憾。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这样,时间到了1967年,斯大林的女儿、一个与她女儿有相同名字的俄国女子叛逃美国这自然引起她的注意。当在全世界都在关注那个事件给冷战时期两大意识形态集团之间国际地缘政治关系可能带来的影响时,赖特夫人则有她自己的考虑。那时,她在“暗处”,她有可能收集这位初来乍到的Svetlana的过去经历及目前行踪。等到1969年底尘埃落地,斯大林女儿在普林斯顿安顿下来后才动手给斯韦特兰娜写信。她以读者的身份,用自己早年在俄国生活的背景、及眼下在美国成功的创业模式向斯韦特兰娜介绍她和她的先夫共同创办的“学徒公社”。通信并不是赖特太太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取得信任发出邀请才是目的。那时塔里辛公社成员还在亚利桑那,赖特太太邀请她方便的时候来看看。

斯大林女儿对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成就、对塔里辛的现状无从知晓。不同于网络年代,当文字被印到纸上后,作者对读者来信一般都很珍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会有选择地写回信。刚刚在异域开始新生活斯韦特兰娜也不例外。何况对方是一位曾经在老家格鲁吉亚生活过、年龄同自己母亲相同会说俄语的俄裔妇女。其实那其中任何一条理由都有可能促使她认真考虑到亚利桑那去见赖特太太。

来年三月中旬,斯韦特兰娜请帮她买房子的经纪人照看她买了不多久的房子,她自己开始了她的西南之旅。她准备在西塔里辛停留一个星期,然后到旧金山。十多年后她回忆道:当时对那个发出盛情邀请的世界毫无所知。不过即使那时有人向她提出警告,她也仍然不会相信。事实上,亚利桑那之行“使我失去了独立,失去了成为作家地位,失去了我从未有过的自由”。

不像地处东部的新泽西,三月份的亚利桑那早已经是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了。经过缠满鲜花的走廊,斯韦特兰娜见到了赖特太太。“她向我露出微笑,反复唠叨我的名字(斯韦特兰娜),然后伸出双手,把我搂在她的怀里。”

在晚上正规(着装)的欢迎晚宴前,女主人介绍今晚两位主角相认:斯韦特兰娜,这是魏斯(Wesley)。魏斯,这是斯韦特兰娜。斯韦特兰娜说她那时才想起赖特太太信中曾经提到过她已经去世的女儿和仍然鳏居的女婿。身着晚礼服的彼得斯神态冷峻,甚至显得有点忧郁,偶尔会专注地打量这位同他前妻相同名字的女士,但目光很快就会移开。晚餐开始后,客人坐在女主人右边,她的右边就是彼得斯。当晚众人的目光及话题很多时候都是围绕客人和彼得斯的。

隔天早餐后彼得斯来到斯韦特兰娜的房间说,赖特太太让他带她参观塔里辛及所在市镇斯科茨代尔(Scottsdale)。当介绍到周围的建筑时,彼得斯自信沉着、彬彬有礼、如数家珍。在去市里的路上,“向导”和客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题而有点冷场。然而对这个客人来说,那时的沉默却可能是最意味深长的一刻。坐在卡迪拉克车的副座上,斯韦特兰娜突然生出了一种信赖感。他举止优美,品味高雅、神情安详地开着车子,那种旧式礼节里透露出一种诱惑力。她几乎找不出任何她不喜欢的地方。

他们进了一家印第安人开的手工制品店,她想要买一个小饰品作为这次旅行的纪念,彼得斯则为她挑了一个绿松石戒指。当她试着往手指上戴的时候,不知什么东西刺激了她的意识,紧接着一个奇怪的念头涌上心头:“我要嫁给这个人吗?”她事后回忆道,那时她对那个突如其来的念头一点反抗力都没有,她说她那时内心没有任何危险的感觉。

几天后客人向女主人提出告别。“你这么急走干嘛?”主人那炯炯有神的眼光里透出一种敏锐,“哪怕是过了复活节走也好啊,”她说。斯韦特兰娜心里知道,她这样待下去会迷上那个身材很高、寡言少语的建筑师的。我要走了,我还要继续旅行的。客人的语气里显然包含了某种灵活性。“你喜欢魏斯这个人吗?”主人单刀直入地问。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天呐,她这么厉害!

我手边有一本斯大林女儿1985年写的《遥远的乐声》(Distant Music)一书(250页的小册子)。关于她那次到亚利桑那参观塔里辛及同彼得斯最初接触的过程我没有找到材料来参考比较,只能根据女方的“一面之词”,或者说根据“人之常情”从书中摘录一些对话来复原当时那个场景。当看到书中出现上述这个问话时,我想这赖特太太真的很厉害!

斯大林女儿在苏联有过两次短暂的婚姻,各留下一子、一女。当她决定离开母国时,她不得不将两个十多岁的孩子留在身后。那种遗憾她永远都没有办法去弥补。一个人自我流放异国他乡后马上陌生的语言、饮食及文化的不同。在一开始的轰动后,接下来的是每一天都要一分钟一分钟地过的日子。白天太阳底下不至于那么孤独,可是一到晚上,寒灯孤馆,那是需要有很强的意志来支撑的。支撑一段时间可以,但是三年下来后路还有多长,这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还有那个已经死去多年的斯韦特兰娜——那时候在俄国/苏联,叫“斯韦特兰娜”的名字属于很罕见的,它来自于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一首诗,形容的是一个在森林中沉思、徘徊的姑娘。也许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呢,她心里想。

事实是,客人那一刻无法面对女主人那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另外她觉得她也不能撒谎,因为那样做对建筑师魏斯也不公平。“是的”,她回答道,“当然是,我很喜欢他“。就这样,斯韦特兰娜不仅留了下来过复活节,节后她就嫁给了彼得斯。
图片图片
赖特太太也没有料到事情发展得这么快。不过她从一开始就相信有这种可能,否则可能也不会邀请斯韦特兰娜来做客。”这是我女儿斯韦特兰娜!”婚礼上赖特太太向每一个来宾都是这样介绍新娘的。

也许在那些年里,赖特太太、彼得斯都希望某种奇迹会发生。一个同事后来回忆道,妻子车祸丧生后彼得斯再没有约会过任何女子。关于他再婚的事情,我也没有找到任何彼得斯自己的文字材料,只是在斯韦特兰娜的书里看到这样一段描述:“我们到餐馆吃饭,那天在那里向他提出一大堆问题。他第一次开口说话。告诉我他的婚姻,那场车祸,…….,他至今仍然感到悲痛和惊骇,仿佛那不是发生在25年前的事情。“

这样,赖特太太找回了她的女儿,彼得斯又娶了一个“斯韦特兰娜”,而斯大林女儿逃出苏联三年后在美国找到了一个新家。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圈宝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182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67 次
被赞次数: 180 次

Re: 建筑师赖特

帖子 边 草 »

后记:

150年前欧洲兴起了一场艺术与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然后逐渐影响到北美。赖特先生躬逢其盛,身体力行,在推动从继承、模仿欧洲建筑传统转向创立美国自己的本土风格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草原学校(Prairie School)、Usonian house、加州牧场(California Ranch)都是那时根据北美自然和地理条件确立的革新形式。他那“有机建筑”思想的核心是,(建筑)“就应该像树那样在一个特定环境里自然地生长”。他反对城市建摩天大楼。他说,树林里树挤在一起,为了争夺阳光,树冠部分特别发达。而“建筑需要独立存在,要让建筑的影子能够投射到地面上”。

赖特先生没有读过建筑设计专业,他也没有大学文凭,不过这没有妨碍他成为上个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虽然声誉卓著,但他不傲。他说他不是老师,因为艺术是无法教授的。他对学徒工们说,你们不要模仿我,你们需要理解(那些设计后面的)原理。”You can only inculcate, you can be an exemplar, you can create an atmosphere in which it can grow。”当有人问他,在70年充满挑战的职业生涯中,哪一件是最满意的作品?“下一个”,他回答。

晚年他反省自己,“年轻的时候,当我不得不在诚实的傲慢和虚伪的谦卑之间做出选择,我选择了诚实的傲慢。”( Earlier in my life, I had to choose between honest arrogance and hypocritical humility, I chose honest arrogance.)
……….

斯韦特兰娜同彼得斯的婚姻没有持续多久,女方怀孕后她们分居,三年不到就离婚了。在旁观者的眼里那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因为他们各自想要的东西不一样。四十年下来彼得斯已经“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了,他就是塔里辛的一部分。但是好不容易逃离了苏联共产极权国家的斯大林女儿,她怎么还能够随着那个“建筑学徒公社”过准集体化的农庄生活呢?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回复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4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