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真实!是我的话,估计直接不理了~
闲思乱想
Re: 闲思乱想
最近看到纽约时报上一篇题目是 “用抽签代替投票怎样”的评论文章,当时心里就一紧。我们这才享受了投票权,现在居然有人提出要用抽签来代替了?作者是沃顿(Whorton )商学院心理学教授格兰特(Adam Grant),根据自己专业研究领域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从心理学角度,被选举产生的领导人觉得自己有资本而且足够强大,他们本能地要维护自身的优越地位。而被随机选择的人会比较谦卑,他们做出的决策可能会更加明智,因为他们会有比较强烈的责任感。他指出,一个领导者最危险的特质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黑暗三角人格”特质。其包括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和心理病态。这些特征的共同点是有利用他人谋取个人利益的意愿。具有这些特质的人往往更有政治野心。他认为,最受权力吸引的人通常最不适合行使权力。对此,我完全同意。
几天前共和党举行了2024大选候选人的辩论,那个38岁印度二代移民以其强硬的右翼立场,出色的口才引人注目。我好奇地查了一下他的经历,原来人家是哈佛BA,耶鲁JD。毕业后在华尔街对冲基金上班,接着自己开生化科技公司,…..。这可是典型的美国精英标配啊。可他怎么公然说当今有关气候变暖的话题是骗局(hoax)呢。2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文章说“拉马斯瓦米非常想出名,并考虑开播客,直到他被告知竞选总统会容易得多”。原来如此。据我看,他的这极端立场可能在党内初选出线,却不可能赢得大选。不过对某些人来说,参与总统竞选,输了也是赢!
野心(ambition)在中文里基本是贬义,但英文里则可以是志向、抱负、雄心等意思。38岁参与美国总统选举,我们可以把上述的词统统都给他,不过不管怎样,这绝对是提升个人名气的机会。这种心理素质的人,诚如格兰特教授所说,是非常不适合做领导人的,可是在民主选举制度底下,这种人却最有可能上台,因为强烈的衣钩(ego)让他们热衷于竞选。如是,那么经过投票选举的则并不都是“好人”,从这一点出发,“抽签”则可以避免这类具有人格弊病的人手握大权。
我对心理学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不过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我觉得用抽签代替投票能够省下一大笔费用。如今金钱对美国的选举作用越来越大。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四次大选,美国人一共花了328亿,(32.8billion)而且逐年上升。参加竞选的当事人必须花很大精力去筹募,而这又给了各种特殊利益集团左右政策的机会。Money talks. (钱能说话)
8-28
Re: 闲思乱想
昨晚下班路上发现附近几个加油站都停止营业,而且红绿灯也不亮了。到家进门一看,厨房电器显示屏上有停过电的警告,不过现在一切正常,这让我松了一口气。虽说如今已是“白露”了,可我们这几天最高温度都还是在90度以上,这时停电会是很不舒服的。就在我脱鞋、换衣时,只听到“啪”的一声,空调机停了。电话打过去,供电公司自动答录机里说是“区域停电”,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何时恢复供电尚不清楚,云云。
我家用的是井水,炒菜用电炉,一停电,也就意味着不能洗、不能烧,更没有喝的。天黑之后那自然是什么都看不见,什么事都做不成了。几分不满和不安中突然想到“Man plans, and God laughs”的西谚,好吧,一切“随遇而安”大概是最好的人生哲学和对策。我推开后门,看着平台上的结着灰尘的躺椅,心想这一个夏天都没有用过,今晚何不就躺平看天呢?
由于是大面积停电,所以四周没有光污染,天黑后星星比平时要多,而且越来越多。我先是找到北极星,接着就看到北斗七星,然后注意到银河,…….。这时一颗“人造卫星”进入了我的视线,没几分钟,又注意到一个移动的光点,紧盯几秒钟后我确定也是“卫星”。这么巧,在同一时间段有两个卫星进入我的视线!且慢,大概半个钟头后又有一个卫星从南而来,经过我的头顶上向北移去;大概两个钟头后,又有一个从西北向东南飞过。好家伙,看起来天上同人间一样也很拥挤嘛?
尼采说,当你看深渊时,深渊也在看你。那么,当我看天时,天是不是也在看我?这么一想心里开始害怕,有点像“杞人”了!
天空上星星的位置在我们人的眼睛里是杂乱无序的,可是,这种杂乱本身不也是一种秩序吗?地球之于太阳的距离、绕行速度以及倾角决定了地球的宜居性质,如果这种看起来的无序被谁重新安排一下,那对我们人类来说可能就会是一种灭顶之灾。那么,究竟是谁安排了这种无序,而且一直在坚守职责不让它进入“有序”的呢?还有,这种力量能够永远存在下去吗?换一句话说,我们人类能够永远生存在宇宙的无序之中吗?
谢天谢地,快11点时电终于来了,这样我也就没有理由继续躺平了。可是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随意躺平,创造一种闲情去看天呢?
9-7-2023
Re: 闲思乱想
今年2月3日,一列由美国诺福克南方火车公司(Norfolk Southern)营运的货运火车在俄亥俄州一个叫东巴勒斯坦的小镇发生出轨事故,5节罐状车厢装有氯乙烯液化气。(vinyl chloride,氯乙烯)氯乙烯是一种剧毒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当地警察局派员在方圆一英里之内的住宅区逐户叩门要求居民立即撤离自己住所避难。……。当时我把那事故就当作一件新闻,过了几天后就忘了。谁知道半年后,一个华人在网络里写了《我在美国开工厂的悲壮故事》,读之让人扼腕、动容。(墙内无法阅读链接,可在微信公众号里自行搜索。)
首先,在资本社会人人可以做老板,但真正成功却是少数。即使那些外人看上去非常光鲜的经历,其背后一定会有很多很多别人体会不到苦和辣。文章作者并没有特别讲述自己的得意,而是坦诚地让我们看到了他艰难的遭遇。
其次,海外华人在异国开一家比如贸易公司的难度并不大,但办厂则完全不同。除了自己要懂技术,还要会用人,还要能够融合到当地社群里去。在中西部所谓的“锈带”地区,那里相对保守、落后,不容易接受外来移民。这文化差异产生的隔阂可能比语言更难跨越。一个华裔,作者在那里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有多少当地的朋友,其投资的风险一定会很大,不过他闯过来了。
第三,三年疫情,对普通人来说是怎样避免感染病毒,而他则没有任何余地去躲避、去退让,只有硬着头皮朝外走。那两年里,中美两地人员来往断绝,仅仅通过语音、视频接受遥控指导,他能够在美国把一个厂的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好,接着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其压力和难度不是外人能够感受、体会和想象的。
第四,海外华裔,只要有点技术,打一份工,过上安稳的中产生活相对还是比较容易。而自己创业则需要勇气。“一鼓作气”后,成功了,不仅投资可以收回,而且还可以有成就感。如果失败了,哪怕那种失败不是由于自己主观原因,他可能能“东山再起”吗?作者说这需要有四个条件:1. 资本够足,2. 年纪够轻,3. 精力够旺,4. 勇气够大,而这四个条件如今都不具备了,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将两个工厂清理资产,永久关闭!
文章读完后我脑子里想到的是“再而衰、三而竭”的场面。因为我已经知道,中年后人的精力、魄力都开始走下坡路,这是自然规律。创业如此,人生其他的经历亦如此。努力和尝试一生大概只能一次,是为“一鼓作气”。
9-17-2023
上次由 边 草 在 2023年 9月 18日 23:20,总共编辑 2 次。
Re: 闲思乱想
昨天在一篇网文里看到这么一段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这太对了!我禁不住随口叫好。确实,所有我现在能够回忆起来的旧事,它们统统不过是因为我还记得,而并不等于它们是我过去生活的全部。
这么浅显而又深刻的句子是谁说的?我立即请教顾兄,原来它是《百年孤独》作者西亚·马尔克斯的一句名言。我年轻时书看得少,只知道这《百年孤独》是一部名著,却从来没有机会去读过。而现在有心也有时间了,却已经没有耐心去了解那部书的全部内容,只能消费这些经过他人摘录整理的名言/句(快餐)了。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只是觉得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
◆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能照亮最初的梦想。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易得的幸福无法持久,这点体会更多地源自教训而非经验。
◆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9-26-2023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1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