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思乱想:《罪与罚》

哲学思想,历史探索,神话故事
回复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14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5 次
被圈友点赞: 229 次

Re: 闲思乱想:无法告别

帖子 边 草 »

https://oldcoat.freeforums.net/thread/1 ... llTo=12254

五十八,无法告别

  2024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增加了不少从加州到中国的直飞航班,这样一来,在旧金山/洛杉矶转机便是从美东回国探亲最快捷的航路。这正好满足我白天飞跃北美大陆的愿望,所以付费选了右侧背阴靠窗的座位。老天也算帮忙,一路无云,让我从东到西饱览了“大好河山”。

  美国真是一个富庶的国家。她有百分之六、七十的疆土是平原,还有众多终年流淌的河流,其粮食人均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连喂养牲口都是用小麦、玉米等,以致这里的肉比蔬菜便宜。

  在平原上飞了三个小时后进入落基山脉。科罗拉多高原上那弯弯曲曲的沟壑十分抢眼。那既是流水的杰作,也是时间的烙印。在那绿色的峡谷中,大大小小的城镇依水而成,著名的“弗德台地”(Mesa Verde,西班牙语,意为绿色台地。)国家公园原先是美利坚最古老的先民聚居的遗迹,据说土著人在那里生活了1200多年。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资源。人多的地方慢慢就形成了社会。政府则要有服务、分配和管理的职能,这时就产生了权力。但谁来掌控权力又是人类从一开始就面对的问题。有的国家采取了自上而下的皇权形式,如中国。有的地方很早就确立了自下而上的民主共和体制,如古希腊、古罗马。“民主”(democracy)是希腊语“人民”加上“统治”而组成、即“人民的权力”。人民直接、或间接地选举他们的代表来治理国家。

  当成年后具有把民主和专制放在一起比较的学识时,我觉得“选举,老百姓选择有限,各取所需,但至少还有投票权”更加符合人性。直到来了之后,我才体会到这不过解决了民主的理论层面问题。而在实际操作中,选民根据什么来投票则不是一个简单而且容易的事情。

  记得2000年小布什竞选总统时主打“减税”牌,对此我不感苟同。“911”后他又编织理由出兵伊拉克,那两件事让我对共和党失去了好感。但我并没有一边倒地拥抱民主党,因为旧日里我已经尝到了一党独大的苦头。等入籍后我两边的票都投,因为我想要尽可能地保持两党的权力平衡。

  本地大大小小的选举每年都有,选民想要认真地投票也是很“累”的一件事情。每次选举前我会打电话到县选举办公室,向那里的工作人员索取候选人对某些议题的立场,然后决定我的取舍。

  我的这种姿态在2016年发生了变化。因为那时一个拒不公布个人税表、一个把媒体打成“人民的敌人”、一个在离开投票日还有一年的时间就说今次的选举已经被操纵了、一个恶意丑化外来移民、一个毫无道德修养、正派品行(暂且不计他还屡次“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的人成了当年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这同我的理念、准则完全相悖。

  将近250年来,美国社会一直在与缺乏道德和价值观的行为和人在作抗争。比如自1968年尼克松参选以来,所有竞选总统的美国人都会主动公布个人历年来的税表。不把个人财务状况公布于众不啻于政治自杀。但是这种传统在2016年被摧毁了。想一想,35年前中国学生上街要求国家领导人公布个人的收入和财产,那要是放在今天,那不就是无稽之谈了吗?

  还有,8964的另外一个诉求是要求政党不去干涉媒体的独立地位。西方媒体倾向自由、进步立场。媒体只有根据事件做报道的机会而没有其他任何(司法、行政)的权力。他们在做新闻报道时可能会有差错,但是他们绝对不是敌人——尤其不会是人民的敌人。原谅、接受这种邪恶,只说明现在美国共和党基层选民的道德正义羞耻荡然无存。

  回顾过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选两党曾以家庭价值、贸易、自由企业与劳工权利、工作保障等作为议题。八十年代共和党以小政府、财政纪律、宗教权与外交政策为基础,民主党则支持劳工阶层、社会自由主义,双方还就战争、外交、开支与减税进行辩论;从本世纪开始,两党就社会保障、减税;重铸道德信誉;反恐;经济、堕胎、同性恋、社会福利等方面展开竞争。到了2016年,反(非法)移民成了共和党的首要选题。如果选民能够一直根据两党政策的不同而投票那应该是公平的、健康的。但现在候选人的品行成为选项,这就把选举过程复杂化了。因为选民不仅要区别不同议题,还要衡量候选人本身的素质,还要权衡议题和素质哪个更重要。

  不过共和党推出那样的候选人对我反而把难办到事情简单化了。因为我觉得,如果人品有问题,再合理的政策也不可能得到推广和实施的。自那以来三次大选,我不再做功课,从联邦到州县镇,我统统选民主党了。我庆幸我的选择是对的。

  看看这10年来的实际情况:三次选举,每次都造谣、污蔑选举被操纵了。2020年前输了选举竟然还大打出手。这里唯一的区别在于,自己赢了,结果才是公正的。这种行为根本就是反民主的。

  其实所谓选举被操纵的说辞就是为了在自己输的时候胡搅蛮缠做的铺垫。这样的人不仅从来没有爱惜过民主制度,相反,不惜一切手段在糟蹋、在削弱、在破坏民主(制度)。可是在这种事实面前,2024年,美国仍然有超出一半的选民没有把捍卫民主制度作为公民投票的首要标准。这让我这个“半路出家”的民主爱好者情难以堪!

  是的,“仓廪实”然后“知荣辱”,何况“民以食为天”!当选民带着物价上涨造成的消极、压抑感走进投票站这本身也许没有错。错在他们既然把民主制度当作解决自己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的问题的途径,并且期望通过投票能够改善、满足自身对日用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但同时却不用手中的选票去捍卫这种制度,这同羊邀请狼为它们修羊圈无异。

  《大西洋月刊》最近有一篇报道:根据新的研究发现,虽然大部分贫困和中产阶级家庭相信他们每年通过在沃尔玛(Wal-Mart)购物可以节省数千美元,但他们却不知道沃尔玛使自己社区的总体收入水平降低,失业率增加而变得更加贫穷。据一些估算,历史上,沃尔玛销售的60%至80%的商品都是从经济不发达的东亚地区、其中大部分是中国采购来的。那么,“沃尔玛家庭”成员一边盲目地拥戴“MAGA”(让美国重新伟大)运动的领袖,一边在做拆自己台的事情。

  平心而论,这些年超市、各种物业价格确实涨得厉害。但是经济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就像买便宜货会把自己生活的社区买穷了的关系在相当大的消费者群体里无法理解那样。明明是中西部五万年收入的穷人,却热衷于支持共和党给东西两岸五十万家庭减税的政策。事情就是这样荒谬,别人都知道你是韭菜,可自己偏偏觉得我就是镰刀。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有句名言:“民主是一种不会让我们受到比应得更好的统治机制。”(Democracy is a device that ensures we shall be governed no better than we deserve.)2024年美国人把一个被陪审团裁定有罪的人重新送进白宫,这不是罪犯的错,而是选民——美国选民的错。如此,我们不配享受民主,不配拥有自由,只配让邪恶和丑陋来统治。

  2024年注定让人难以忘怀,所以我也就无法同它告别。

12-30-2024
以下圈友为 边 草 的帖子点了赞 (总共2人):
BobMaster圈宝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14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5 次
被圈友点赞: 229 次

Re: 闲思乱想:《罪与罚》

帖子 边 草 »

读《罪与罚》的现实意义

不同于其他优秀的传世小说侧重对人感情生活喜乐悲欢的描述来传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揭示的是人的心理、伦理,道德、正义这些哲学层面的挣扎、认识和思考。可是谁能料到,19世纪中叶俄国作家的小说居然可以拿来对照、分析当今(美国)社会的现状?难怪 “豆瓣”上有“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的说法。毋庸置疑,《罪与罚》揭示的社会、人性现象真的是太确切因此也太伟大了。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年轻时我没有读过这部名著,这部小说内容是成年后通过二手文字而获得的。而且那时阅历太浅,似乎也没有完全看懂。但今日重温,我觉得它的现实意义非常明显。因为自1866年小说出版以后,世界上出现了很多罗季昂那样的人及做的同样性质的事!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意义非凡。

对12月4日纽约街头发生的那起枪击事情,我相信事后很多人都在思考,因为其中涉及到保险公司——这个结构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他们无所不在,人人都在同它打交道,时时都在同它打交道。

我们知道保险公司不生产一样东西。或者说,它们做的是无本生意且只赚不亏。他们的利润就是来自于增加保费、降低理赔这些手段。不管什么年月,它们的业绩一般总是增长的。当人们同保险公司有麻烦时,大多数人是输的。所以,普通老百姓要么希望自己收入足够高、要么希望自己运气好不同它打交道。我们汽车保险从来没有他们理赔过,可是保费却一直上升。新冠疫情后差不多翻了一倍。货比三家之后,居然保费都差不多。我想,算了,冬天时把家里暖气温度调低一点,加穿一件套头衫,这样就把汽车保费增加部分省下来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如我这般用阿Q精神来缓解?

我也相信,文明社会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不赞同针对他人或者社会(社会是由他人组成的)的暴力行为!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过来想一想:生活中每天遇到难题,有多少是社会经济活动本身的缺陷,而有多少是人性使然?如果是前者,有多少是我们自己能够解决的,有多少是超出个人能力的?至于是后者(人性),那么我们肯定是无法改变。感谢小说《罪与罚》,它为我们设计了一个解决方法,它让罗季昂用斧头去解决那些无解的问题。可结果呢,那并没有满足小说主人公的愿望,相反,倒是把他自己也拖进了一个难以自救、自拔的深渊。这是陀翁的高明和先见。一边是道德、公义和人心,另一边是文明、法律和信仰。确实让人纠结。如是,也让溪山们“良心煎熬、不忍卒读”。我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启迪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不过,我怀疑有多少(美国)成年人同我一样没有认真读过小说——甚至都连小说书名都不曾听说过?
199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中心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发生一起恐怖主义炸弹袭击,导致168人死亡,超过680人受伤。案犯麦克维认为政府对1992年的红宝石山脊事件和1993年的韦科惨案处理失当,所以他要“替天行道”。

1999年,科罗拉多州杰斐逊县哥伦拜恩高中发生校园枪击事件。两名学生带着枪械和爆裂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然后自杀。

自那以后,大型枪击事件在欢庆集会、教堂、超市甚至幼儿园里不断发生。就在今年新年第一天,有人用卡车冲撞、用枪射杀人群。据报道,嫌犯自己这辈子结三次婚,离三次婚,其中两段婚姻有孩子,离婚后被法院裁定承担子女的生活费。真是一地鸡毛。同一天在拉斯维加斯,另外一个人引燃爆炸物,造成7人受伤。在他的遗书里他这么写道:

我“这不是恐怖袭击,而是一次警钟,”“美国人只关注场景和暴力。还有什么比用烟花和爆炸物表演更能表达我的观点的方法呢?” 美国,这个“有史以来最好的国家”正“病入膏肓”,走向“崩溃”。他号召:“各位军人、退伍军人和全体美国人,是时候醒悟了!”“我们正被软弱无能的领导所领导,他们只会为自己谋取利益。”

很明显,他的自杀宣言只是他个人的感受或者叫观点,不一定是事实。就算是美国社会正在走向灭亡,用他采取的方法也无法带来改变,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把这些年那些丧心病狂的攻击事件综合概括起来,那些案犯用把自己人生、经济状况、婚姻等种种问题的责任推向社会的办法来获得自己的心理平衡。这比(因财、情、利)故意杀人要恶劣得多得多。其危害也大得多。陀翁笔下的罗季昂最后还在良心的责备下自首,如今这些罪犯嚣张、傲慢得什么后路都不要,他们以为自己像万古圣人一样崇高完美、可以俯视人间。

在美国之外,获得枪支和火药比较困难,但近年使用车辆伤害无辜民众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另外有两起空难事件,虽然直接原因没有公布,但是(驾驶员)蓄意报复的成分非常明显。2015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南太平洋神秘失踪;2022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在广西上空垂直坠落。现代社会,炸药、汽车、自动步枪的威力比斧头要厉害很多,如果陀翁地下有灵,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比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罪与罚》早几年,美国作家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写了一篇随笔《公民抗命论》(Civil Disobedience,又称《公民不服从论》)。梭罗主张人民不应允许政府统治他们的良心或使之萎缩,且人民有义务避免这样的默许,防止政府把他们变成不正义的行动者。

“公民不服从”是当代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对二十世纪的民权运动影响很大。包括像印度圣雄甘地、美国马丁·路德·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反对越南战争,2017年1月21日,全美国各大城市、及世界各主要大城市里大约有两百万民众上街游行,反对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那些都是很好的反抗事例。民主社会,民众的情绪既可以通过选票去表达,也可以用平和的抗议活动,唯一不可以的是暴力——尤其不应该使用针对他人的暴力。因为人人平等,他人的生命不能被肆意剥夺。

1-6-2025
以下圈友为 边 草 的帖子点了赞 (总共2人):
BobMaster圈宝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ejsoon
圈圈精英
圈圈精英
帖子: 3193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8日 17:36
为圈友点赞: 133 次
被圈友点赞: 146 次
联系:

Re: 闲思乱想:《罪与罚》

帖子 ejsoon »

边 草 写了: 2025年 1月 6日 21:15 我们知道保险公司不生产一样东西。或者说,它们做的是无本生意且只赚不亏。他们的利润就是来自于增加保费、降低理赔这些手段。不管什么年月,它们的业绩一般总是增长的。当人们同保险公司有麻烦时,大多数人是输的。所以,普通老百姓要么希望自己收入足够高、要么希望自己运气好不同它打交道。我们汽车保险从来没有他们理赔过,可是保费却一直上升。新冠疫情后差不多翻了一倍。货比三家之后,居然保费都差不多。我想,算了,冬天时把家里暖气温度调低一点,加穿一件套头衫,这样就把汽车保费增加部分省下来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如我这般用阿Q精神来缓解?
在美國這樣的法治社會,遇事準賠。在大家都遵守規則的前提下,大家是願意買保險的,於是保險就有了價值,有了意義。在中國,很多理賠事件基本是不賠的,因為有一長串的「賠付條款」,如果你有異議可以提交民事訴訟,這個律師費和曠日持久的時間已經足夠嚇跑99%的人。

因此對於保險公司,它的保費高一點問題不大,遇事不賠、不講信用才是真正的問題。不過也有一些是騙保的,所以保險公司也不是那麼好開的。
以下圈友为 ejsoon 的帖子点了赞 (总共3人):
BobMaster边 草圈宝
https://ejsoon.win/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14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5 次
被圈友点赞: 229 次

Re: 闲思乱想:《罪与罚》

帖子 边 草 »

“在中國,很多理賠事件基本是不賠的,因為有一長串的「賠付條款」。”

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倾力学习西方。可惜,人家诚实的做法没有学会,反而把国外的糟粕学得透熟。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回复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0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