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版面规则
公正客觀講理,杜絶廢話連篇
公正客觀講理,杜絶廢話連篇
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五筆輸入法發展史跟倉頡輸入法發展史各自有什麼意義?有什麼不同之處?
五筆字根數量為什麼比倉頡的還多?五筆字根安排的理念跟倉頡有什麼不同?
五筆對於一些字出現重碼應對方式跟倉頡不同,具體表現在哪裡?
五筆為何要設計簡碼?
兩者取碼方式的不同之處有哪些?(可用一些字作為舉例説明)
五筆甚至還有輸入詞組模式,但倉頡並沒有,為何五筆要設計詞組模式?
這些要點,雖然有一部分在一些網站如知乎上有提過,但不夠全面,甚至還有錯誤,我希望有人能夠以文章的形式寫出來,或者是我來慢慢研究負責寫出來。
如果順利的話,還可以跟鄭碼、大易作比較……
Re: 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我在用五筆時,是以為它是最好的形碼,所以我才會去學它。對於那時的我而言,沒有簡繁的問題,我當時用的是簡化字,並且挺不喜歡繁體字的。
所以放棄五筆,跟倉頡無關,跟繁體無關,我只是單純的覺的,鄭碼比五筆好用很多,所以轉了鄭碼。
https://ejsoon.vip/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Re: 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五筆的優點:最長四碼,有人工優化的簡碼,有人工製作的詞庫
倉頡的優點:字元數量少,擅長處理繁體字,重碼少
鄭碼之於五筆的優點:大字根(但數量多)
https://ejsoon.vip/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Re: 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我可能後來也不那麼喜歡了,於是離倉頡又近了一步。
用兩個碼去記一個字根,有這麼多字根要記,鄭碼是個記憶負擔很重的東西,久疏即忘。而我用倉頡,我有信心五十年不用也不忘。
並且,鄭碼即使你用了一兩年,仍然有可能有些字不會打。這時你要去查字根表,當年我還把它的字根表打印了出來。有時要找半天。那張字根表我還用紅筆畫了好幾個圈,標示難以記住的字根。
同時我已經開始用繁體,也用鄭碼打了幾個月的繁體。最後覺的既然我用繁體,不如換一個繁體界的輸入法,於是就果斷棄鄭用倉。
鄭碼跟五筆,作為「預置式字根」,沒有那個字根就打不出那個字。而倉頡是字元——比字根更小的東西,因此倉頡不用記太多,卻擁有更為海量的偏旁部首庫。
https://ejsoon.vip/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轉載:變横為提的车與牛
發覺當初棄用98五筆,果然是正確的決定。
我肯定是不會去用一個符合《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规笵》的輸入法的。
https://ejsoon.vip/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Re: 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倉頡 | 五筆 | 備註 | |
---|---|---|---|
學習難度 | 易 | 難 | 對比倉頡,五筆要記更多字根和簡碼 |
字根 | 少 | 多 | 查下字根表就能直觀看到區別 |
拆字 | 不直觀 | 直觀 | 五筆拆字容易 |
速度 | 慢 | 快 | 原版幾乎快一倍,五筆最多四鍵,四鍵不用空格自動選字,再加上詞組 |
簡碼 | 無 | 有 | 五筆簡碼類似在倉頡變體有速成和三倉 常用字不用打全四碼就能空格選字 靠記憶熟悉哪些字不需要打全 |
詞組 | 無 | 有 | 五筆四鍵可以打一個詞組,原版倉頡要一個一個字打 |
日常碼長 | 4.1 | 2.2 | 日常使用平均每個字按鍵次數,包含空格 |
重碼率 | 低 | 高 | 五筆重碼比倉頡高,主要因為詞組有重碼 |
簡繁 | 打簡體也不錯 | 打繁體很難用 | 五筆一開始就只設計輸入簡體字,如「鏡」和「镜」編碼一樣,繁體「鏡」要按數字去選 |
五筆字型標準也是大陸的標準,例如「底」字,大陸下面是一點,港台日字型下面是一橫;「敢」字第一筆是「𠃍」,港台日前兩筆是「丅」等等。
Re: 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你的碼長統計Princelo 写了: 2025年 5月 23日 03:03 你想知道得這麼詳細,把五筆也學了就知道了,也花不了一個小時時間。
五筆誕生晚,旨在解決輸入簡體字,有針對性的解決了倉頡在速度上的缺點。包括簡碼,自動選字,詞組輸入。
倉頡 五筆 備註 學習難度 易 難 對比倉頡,五筆要記更多字根和簡碼 字根 少 多 查下字根表就能直觀看到區別 拆字 不直觀 直觀 五筆拆字容易 速度 慢 快 原版幾乎快一倍,五筆最多四鍵,四鍵不用空格自動選字,再加上詞組 簡碼 無 有 五筆簡碼類似在倉頡變體有速成和三倉 常用字不用打全四碼就能空格選字 靠記憶熟悉哪些字不需要打全 詞組 無 有 五筆四鍵可以打一個詞組,原版倉頡要一個一個字打 日常碼長 4.1 2.2 日常使用平均每個字按鍵次數,包含空格 重碼率 低 高 五筆重碼比倉頡高,主要因為詞組有重碼 簡繁 打簡體也不錯 打繁體很難用 五筆一開始就只設計輸入簡體字,如「鏡」和「镜」編碼一樣,繁體「鏡」要按數字去選
五筆字型標準也是大陸的標準,例如「底」字,大陸下面是一點,港台日字型下面是一橫;「敢」字第一筆是「𠃍」,港台日前兩筆是「丅」等等。
你的碼長統計根本就是在亂說!倉頡的日常碼長只有3.2左右。在20902字裏面,倉頡五碼字只有6789字,怎麼可能碼長會達到4.1呢?你可能不了解甚麼是不定長。Princelo 写了: 2025年 5月 23日 03:03 你想知道得這麼詳細,把五筆也學了就知道了,也花不了一個小時時間。
五筆誕生晚,旨在解決輸入簡體字,有針對性的解決了倉頡在速度上的缺點。包括簡碼,自動選字,詞組輸入。
倉頡 五筆 備註 學習難度 易 難 對比倉頡,五筆要記更多字根和簡碼 字根 少 多 查下字根表就能直觀看到區別 拆字 不直觀 直觀 五筆拆字容易 速度 慢 快 原版幾乎快一倍,五筆最多四鍵,四鍵不用空格自動選字,再加上詞組 簡碼 無 有 五筆簡碼類似在倉頡變體有速成和三倉 常用字不用打全四碼就能空格選字 靠記憶熟悉哪些字不需要打全 詞組 無 有 五筆四鍵可以打一個詞組,原版倉頡要一個一個字打 日常碼長 4.1 2.2 日常使用平均每個字按鍵次數,包含空格 重碼率 低 高 五筆重碼比倉頡高,主要因為詞組有重碼 簡繁 打簡體也不錯 打繁體很難用 五筆一開始就只設計輸入簡體字,如「鏡」和「镜」編碼一樣,繁體「鏡」要按數字去選
五筆字型標準也是大陸的標準,例如「底」字,大陸下面是一點,港台日字型下面是一橫;「敢」字第一筆是「𠃍」,港台日前兩筆是「丅」等等。
五筆的拆字是否直觀,跟倉頡相比,其實很難說。五筆雖然不把筆畫截斷,但是五筆依靠筆順,而筆順本身的標準也不算太明確。某些字86跟98的筆順就不同,比如「方」字。更不用說五筆還有識別碼,我最後一個用五筆打的字是「闻」字,這個字用到了識別碼,當我打「门耳」之後,「闻」字還沒有出來,我就需要想半天,包圍結構,最後一筆是横,然後我才知道它的識別碼是d。倉頡根本不存在這種需要想半天的情況,都是拿字元拼成字就出字。很多五筆用戶用煩了五筆之後,都會去另找一個沒有識別碼的形碼。
所以我感覺還是倉頡拆字更直觀。
不過我現在也不用倉頡了,用的是哈哈倉頡,哈哈倉頡有「高頻冒泡、簡碼避重、尹末去重」,這下任何形碼的碼長和重碼率都沒法跟哈哈倉頡比了。哈哈倉頡還可以打詞,同時哈哈倉頡是字詞分離的,你說的「主要因為詞組有重碼」的情況在哈哈倉頡不存在。
不过哈哈仓颉打简化字可能不一定好用,到时推出简体版就好用了。
https://ejsoon.vip/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Re: 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後來我想到了,你們的碼長是計入空格的。
不過五筆的2.2指的是頂尖高手了,同時也看打的是什麼文章。要是文章都是常用詞,正好某人對五筆打詞很熟,或許是可以達到2.2吧…但是不應該拿極端情況來代表全部平均水平。
https://ejsoon.vip/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Re: 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用了哈哈倉頡,大多數的字都可以在一碼、二碼、三碼打出,四碼都很少遇到了。碼長實在是太少。
https://ejsoon.vip/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
- 帖子: 1
- 注册时间: 2025年 8月 1日 13:19
Re: 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一碼字合共 25 個(佔總數的 0.436%)
兩碼字合共 233 個(佔總數的 4.066%)
三碼字合共 987 個(佔總數的 17.225%)
四碼字合共 2950 個(佔總數的 51.483%)
五碼字合共 1535 個(佔總數的 26.789%)
總字數: 5730 個
這個字頻表裡有一個字是重碼/亂碼,所以這個字沒有算進去。
這裡順道算了一下,根據字頻總表的數據,五代倉頡的加權平均碼長為 3.500 字。樓上有人提到簡碼的問題,讓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倉頡版本叫全方位倉頡(全倉)。全倉在倉頡的基礎上加設了簡碼、詞組輸入等功能。如果我們把全倉的簡碼加進五代倉頡的碼表,加權平均碼長會被降低至 2.550 字。哈哈倉頡的碼長我有時間再算。
加權平均碼長 = (Σ 碼長 × 頻次) / (Σ 頻次)。空白鍵沒有被算進去。
字頻總表連結:https://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 ... 1.htm?open
全方位倉頡輸入法簡碼表: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全方位倉頡輸入法#全倉兩碼簡碼表
Re: 有沒有人系統地總結五筆與倉頡各方面的區別?
「macthecadillac 写了: 2025年 8月 1日 14:24 如果我們以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的字頻總表所包含的字為準,五代倉頡的碼長如下:
一碼字合共 25 個(佔總數的 0.436%)
兩碼字合共 233 個(佔總數的 4.066%)
三碼字合共 987 個(佔總數的 17.225%)
四碼字合共 2950 個(佔總數的 51.483%)
五碼字合共 1535 個(佔總數的 26.789%)
總字數: 5730 個
這個字頻表裡有一個字是重碼/亂碼,所以這個字沒有算進去。
這裡順道算了一下,根據字頻總表的數據,五代倉頡的加權平均碼長為 3.500 字。樓上有人提到簡碼的問題,讓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倉頡版本叫全方位倉頡(全倉)。全倉在倉頡的基礎上加設了簡碼、詞組輸入等功能。如果我們把全倉的簡碼加進五代倉頡的碼表,加權平均碼長會被降低至 2.550 字。哈哈倉頡的碼長我有時間再算。
加權平均碼長 = (Σ 碼長 × 頻次) / (Σ 頻次)。空白鍵沒有被算進去。
字頻總表連結:https://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 ... 1.htm?open
全方位倉頡輸入法簡碼表: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全方位倉頡輸入法#全倉兩碼簡碼表
四碼字合共 2950 個(佔總數的 51.483%)
五碼字合共 1535 個(佔總數的 26.789%)
」
上面兩個數據已經夠恐怖的了。
現在出了哈哈倉頡之後,不管是倉三還是倉五,都沒法跟哈哈倉頡相比了。
哈哈倉頡不只是最好用的倉頡,它更是最好用的形碼。如果你對這個還沒有認識,來這裏發帖還只統計倉五,那你的訊息可能需要更新下。
https://ejsoon.vip/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弈趣極光:享受思維樂趣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Ahrefs [Bot] 和 25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