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何同学】我们做了一台中文打字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8日 14:55
由 BobMaster
Re: 【何同学】我们做了一台中文打字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9日 01:32
由 ejsoon
ytb的粵語播主黑羊也做了一期講明快打字機的影片,我猜測這個何同學的影片是借鑑了黑羊的影片。
黑羊的影片明顯更為厚重和精彩,並且黑羊是真的按林語堂的設計做出了一臺明快打字機。
以下是我的個人觀點和評論。
大家知道,我是用倉頡輸入法的,而倉頡的發明人是朱邦復。曾經聽聞明快打字機被朱邦復的倉頡輸入法打敗,這個是不實的。實際上,朱邦復的倉頡輸入法和林語堂的明快打字機,二者沒有同臺較量過,並且都是失敗的作品。
其實林語堂和朱邦復都是在做同樣的事情,他們要在上世紀變革中文印刷的方式,提高中文印書的效率。
那為什麼說他們都失敗了呢?
首先講朱邦復,當朱邦復設計出了第一代形義檢字法之後,他跟助手興奮得一晚都沒有睡,而是趕工為漢字編碼。等他們完成後,第二天一大早,朱邦復就查到了臺灣各地的印刷廠的地址,他打算逐個廠去勸說他們改進檢字方式。
但是朱邦復的熱情很快被現實澆滅,沒有印刷廠願意使用他的檢字法,原因很簡單,不快不實用。檢字工人需要學檢字法,要記背各種字元,還要把一整套檢字設備完全推倒重新製作,包括裝字模的鐵盒以及它們的擺放方式等。
與此同時,朱邦復還面臨著一個存在了千年的對手——「部首檢字法」,他需要解釋為什麼形義檢字法比部首檢字法要高效。朱邦復的意思是,一個漢字的部首有時很難看出來,所以應該直接用方位(即最左邊或最上邊)來確定字首。
如果印刷廠願意按朱邦復說的去做,它將要停工一個月。不用說一個印刷廠了,就是現代人要學個形碼,都可能會因為擔心好多天不能打字而不敢去學。
朱邦復或許是對的,然而印刷廠的老闆顯然比他更懂市場和商業。
林語堂的明快打字機也是一樣,作為一臺便攜式中文打字機,它遠遠達不到便攜,價格還超貴,遠不如直接用手寫。而他的整個設計專利本身,也完全沒有提到印刷廠。
如果印刷廠要用林語堂的檢字方法,那更是不可能。因為林語堂的「首尾檢字法」非常低效,重碼過多。還不如傳統的先用部首檢字再數筆劃的「部首檢字法」。同時,林語堂的「先打左偏旁再打右偏旁」的構字辦法,在上世紀的印刷廠是完全無法應用的,因為上世紀初開始,中文都是鉛字印刷,印書都是排好字模之後一次性印完一張,要補印會非常麻煩。
那為什麼很多人以為朱邦復的倉頡輸入法打敗了林語堂的明快打字機呢?原因是朱邦復的倉頡輸入法在做到第三代時,應用在了電腦上,使之能夠流傳下來。所以人們以為是因為倉頡打敗了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