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2 / 13

十九,坏的谎言——比如放弃或者更换国籍

发表于 : 2021年 8月 21日 10:02
边 草
十九,坏的谎言——比如放弃或者更换国籍

今天有两条新闻让我产生了一点想法。一,据惠灵顿官方8月5日消息,谷歌创始人佩奇(Larry Page)去年11月向新西兰政府申请投资移民(7百万美元下限)。由于当时边境封锁、外国人不能入境,其申请被搁置。今年1月佩奇及儿子登陆新西兰,3个星期后申请获得批准。消息透露出来后反对党议员指出,为什么在大量正常移民申请无法审核的情况下,谷歌老板能够以这么快的速度获得批准,难道钱财比(新西兰更加需要的)医生,摘水果工人,家属团聚更加重要吗?谷歌对美联社的问询仍未答复。二,资料显示,这些年美国人放弃国籍人数逐渐增加,去年共有6707人在海外大使馆/领事馆宣誓、签字完成脱籍程序,这数字比2019增加了百分之237,其共性是富豪们为了规避美国(高)税收而采取的对策。像谷歌前CEO施密德(Eric Schmidt)现在是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国民。不过,除非佩奇、施密德们同时宣布放弃美国国籍,否则仍然需要向山姆大叔“‘进贡”,因为美国不仅承认多重国籍,也是世界唯一对非居民的公民征收所得税的国家。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之常情是也。这不,“改开”四十年来国人如我等亦为国外政治经济方面自由、机会等因素而去国离乡,然后变更移民身份,宣誓入籍。此可谓“良禽择木而栖”。不过这种趋势现在开始发生逆转,比如十年前中科院院士海归明星候选人饶毅、施一公双双落选,不过施一公放弃美国国籍后于2013年晋升院士。最近导演陈凯歌小儿子陈飞宇也迫于“吃双国籍”红利的社会舆论压力宣布变更国籍,不过小陈的情况有点特殊。老陈因洪晃的婚姻关系而取得美国绿卡,此后惠及再婚妻子陈红,使之能够来到美国生产。所以陈飞宇是因为出生(不劳而)获得美国护照。由于中国政府认为本国公民在国外出生的子女依然具有中国国籍,所以小陈当时是拿着“回乡证”入关中国的,他同时还怀揣美国护照,高中回美国读的。而北京电影学院亦以其“外籍”予以入学优惠。如今他星途已经明朗,美国国籍成为烫手山芋,扔掉也无所谓,毕竟小陈除了中国背景恐怕很难在美国生存。一个人趋利避害没有错,但是不应该同时撒谎。尤其不能撒“黑谎”。二十七年前,杨澜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留学两年半后拿了一个“国际事务”硕士学位后回国,夸口:“美国ABC、NBC、及CBS等三大电视网都邀她“加盟”;公共电视网(NPR?)的总裁还亲自写信给她聘请她的。不过她依然回国服务,云云。一般来说,社会上多的是“人找事“,除非绝顶优秀,”事找人“的机会微乎其微。杨充其量不过是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担任了几年配角,这种经历在美国根本就不算是什么事。真正的情况可能是,她拿了MPA后向电视台投发海量工作申请,但由于她非移民身份、必须在一年内转换成工作身份的限制,她无法找到一个愿意录用她的单位,这样她只能离开美国。而平白无故就获得三大电视网邀约的可能实在是很低很低的。杨澜放弃国外优渥机会回国服务可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黑慌“事例了。

8-6-2021

二十,卡介苗

发表于 : 2021年 8月 21日 10:04
边 草
二十,卡介苗

我左臂上有一个不规则形状的疤,据说是出生时接种“卡介苗”(BCG vaccine)留下的,用来预防结核病。最近检查身体时,家庭医生建议我打带状疱疹(Shingles)疫苗。几年前我还打过破伤风针(tetanus)。这是否可以说,很多年来人类接种疫苗以防止病毒感染一直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呢。事实是,自然界不少病毒人类大概只能消极预防而无法彻底消灭它们。这就是为什么CDC要求民众准备接受第三针疫苗来抗衡新冠病毒及其变种。不过,如今开发成功的疫苗有效期究竟有多长人们还不知道,说不定今后每年都要接种呢。我读小学、中学的时候曾经同一个患有肺结核病的邻居有过很密切的接触,她后来因肺病去世了,而我则一点都没有被传染,这算是卡介苗的功劳吧?现在想起来她其实是一个很漂亮的大女孩。母亲走得早,父亲在外省工作,家里只有爷爷。有一年的夏天夜里,我被敲门声吵醒,她来告诉我们,她爷爷断气了。后来几天我目睹了停灵、入柩和下葬的过程,一点都没有觉得害怕。这大姐姐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后来走路就不方便。爷爷没有了,我家就成了她的safe harbor,她生活中需要出力的事情我们就提供帮助。我记得如果她来吃饭,饭后那个碗会单独用开水泡过。我会骑自行车后,她对我妈说想让我带她去看一场电影。她的肺结核导致肺穿孔,社区医院医生定期上门给她打空气针,以阻止肺组织下垂。她喝很多中药,妈妈说我腿快,常常要我去抓药。虽然她有疾在身,可是人缘特别好,冬天天短,晚上社区里与她同龄的男女青年都喜欢在她那斗室里聊天,我不出门也听得见那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一段时间有个已经上班的大男孩来得比较多,我耳朵里好像听到她对我母亲说“不能害了人家”的话。后来我知道那个大男孩喜欢上她了,可是被她拒绝。她曾经说如果人生真的有来世的话,她真的想早点“走”了。大概是我16、7岁的那年春节前,她塞给我五块钱。我说我用不到钱。 “可以去买双鞋呀”,她说。我说我现在脚长得很快,今年的鞋明年就穿不上了。最后是我妈说“你先拿着吧”事情才结束。就在那些日子里,她的肺病症状加重,妈妈和我把她送到医院,拿了药后回家。她躺了几天后病情不见好转,我们又把她送进医院,这次医院里让她留院治疗。那天晚上她明显是由于炎症加剧而发高烧,我站在病床旁,她抓住我的手放在她的额头上。不一会我的手就热得受不了。我换了一只手,换下来手就去抓住病床冰冷的铁架子,这样我来回换手替她降温。那天很晚我们才回家,隔天我没有去医院,第三天她的生命就停止了。由于年龄关系,生前除了为她跑腿,我无法了解她人生之苦、痛。她去世后也只有替她可惜,随口说了一句,(不知道是从什么书里看到的),“一朵花还没有开就谢了!”这把我妈吓着了,她问我你知道这话什么意思吗?我没有办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所以做出模棱两可的样子转身走了。如今肺结核病早已经不再是“杀人、要命”的绝症了,说起来这难道不应该归功于疫苗吗?否则,我那么近距离地接触她,不得病才怪了呢。

8-18-2021

二十一,最黑暗的一天

发表于 : 2021年 9月 12日 10:45
边 草
二十一,最黑暗的一天
二十年过去了!二十年前的那一天,我经受了一生中最残酷、最恐怖、最震撼的心理冲击。那天上午因为恐怖分子袭击,我提前回家,之后一直坐在电视机前,目睹重复播放的飞机直接插入世贸大楼幕墙,黑色的人影跳出窗外,到那两个摩天大楼先后崩塌以及波士顿机场监控录像里那个劫机犯阿塔的身影,我无法抑制心中的惊鄂、悲愤和痛楚。宾·拉登这个恶魔、这个极端恐怖主义分子决意与民主制度为敌,却倒打一耙,说整个西方、尤其是美国仇恨伊斯兰教,所以打击他们的经济很重要,这是其军事力量的基础,任何针对他们的恐怖主义值得赞扬,是对不公正的回应,旨在迫使美国停止对杀害我们人民的以色列的支持。……”。他躲在阿富汗的地窖底密谋、策划了多年,指使其追随者利用人类民用航空史上的“漏洞”,掌握极其低陋的飞行技能,将客机变成他们的“人肉炸弹”来攻击美国本土的经济和政治目标。他们精心计算距离、时间,试图在相对相对集中时间内造成连锁(打击)反应;他们选择从美东飞往西岸的航班,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飞机燃油载量,从而达到对地面目标最大的损害。拉登及那19个以自己生命作为代价的劫机杀人犯,他们向文明、秩序、道德、良知发起了一场极端而且狂热的伊斯兰“圣战”,可见人类的灵魂被扭曲的机会和空间有多么大!事情的另外一面是,9/11也暴露了美国内部体制的漏洞。7月份,盟国约旦警告美国,基地组织(al-Qaeda)正在计划进攻美国。情报里甚至包括了拉登行动计划的代号The Big Wedding,攻击“将涉及航空器“这些非常具体的信息提供给了美国。于此同时,联邦调查局凤凰城办公室知会纽约分部:本·拉登正努力将学生送到美国就读民航大学和学院,建议约谈美国所有飞行学校管理人员,要求每个学校确定所有正在接受、寻求飞行培训的阿拉伯学员名单。8月份,位于明尼苏达一个飞行学校向联邦调查局报告一个可疑学员,移民局以签证过期拘留了他,但要求检查其电脑的请求被FBI拒绝,而这家伙很可能就是那没有机会上飞机的第二十名劫机犯。8月6日《总统每日简报》明确指出:宾拉登已决定发起攻击。“很多可疑活动模式表明,在本土范围内使用劫持手段或其他类型攻击准备工作已经非常活跃“。不过所有这些都没有引起政府内哪一个部门足够的警觉,事发后白宫官员说没有人能够预测事件的发生。以我”事后诸葛亮“的水平,当一个人走进医院诉说头晕乏力想吐就足够了,接下来应该由医生用自己的知识、医院的设备、责任心去诊断,去救治那个病人。就像福尔摩斯断案一样,他到了案发现场,从来不指望案犯会留下一张纸条,告诉他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那样。9/11后,美国从上到下没有一个部门、任何个人承担责任,这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
9-9-2021

二十二 我们赢了吗?

发表于 : 2021年 9月 12日 10:46
边 草
二十二 我们赢了吗?

二十年过去了!今天无论怎样去描述当时的人心、情势,我们都不可能夸大二十年前那个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上下震惊的程度。那时整个社会处于恐惧之中、报复心态占据上风、更希望挫败恐怖主义分子,在这种情绪下,布什民调支持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那时不出手反击,民众这边也过不去。三天后国会授权总统确定“哪些国家、组织或个人……计划、授权、实施或协助恐怖袭击……或窝藏此类组织或个人”并使用武力报复肇事者并避免未来的恐怖主义行为。 阿富汗是基地组织的藏身之地,事件发生后塔利班拒绝交出宾·拉登,10月7日,反恐战争正式开始。不过阿富汗那里的战略、战术目标实在太少,几天后就没有什么值得轰炸的了。接下来这反恐战争怎么打?美国的经济军事强大实力是吸引我们投奔她的一个理由。正因为强大,当具有正当理由的反击、报复就有可能失去控制。这就是为什么伊拉克成了下一个目标。布什先是指控萨达姆同宾·拉登有联系;再去收集萨达姆正在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以此使伊拉克战争合法化。当美军入侵之后没有找到支持开战的证据,那时萨达姆本人成为理由。一种解释是,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独裁统治,帮助在伊拉克建立了一个民主政权,无论如何这都是应该的。曾经领导阿富汗战争的退役将军David Petraeus 最近评价伊拉克战争时说:“我们太早地把注意力放到伊拉克去了,以致溃退到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基地组织得以重组。我们也完全错过了开始认真建设阿富汗部队并支持他们治理国家的机会。” 一般认为,二十年来两场反恐战争并没有使得美国更加安全。帮助阿富汗、伊拉克人民建立民主制度也没有使得中东地区更加稳定。相反,它们进一步破坏了该地区的稳定,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反恐战争获得了任何预期的目的。根据布朗大学统计研究结果,二十年来反恐战争一共消耗量8万亿美金,死亡90万人。还有受伤军人,还有退伍军人抚恤,心理健康,自杀,等等。间接的损伤甚至难以计算。但也有人说,这二十年没有再发生像9/11那样的恐怖事件,这就足以证明反恐的代价是应该的,战争是胜利的。

9-10-2021

二十三,这才是真正的美国人

发表于 : 2021年 9月 12日 10:47
边 草
二十三,这才是真正的美国人

每年九月份之后,美东就开始换季,整个夏天那种溽热几乎一下子就消失了。此时昼夜温度在80至60 F之间变化,湿度也开始在百分之40/50上下徘徊。空气清澈、凉爽,而清晨的阳光就像是给树梢打蜡,金光闪闪,晶莹剔透。20年前的那天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自9/11事件发生后,十九年来每年的这一天在纽约、华盛顿和宾夕法尼亚都分别举行纪念仪式,光是念一遍那逝去的近三千人的名单就要近四个钟头。因为各种原因,我过去没有机会从头到尾坐下来看过那个全过程。今年是二十周年,又是星期六,现任总统/第一夫人及前任、其他政要都来了,我没有理由不放下周六惯常应该做的事情,改在厨房一边做事,一边(听)看。当开始念名单时,由两名亲属结成一组,他/她们每人交替念20个名字,其中包括自己的亲人。念完后可以发表一下感言。大多数人都事先准备好的,也有即兴随口说的。同个人年龄、经历有关,那些悼念自己父/母、丈夫/妻子的比外甥/侄女及孙辈怀念逝去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要感人多了。我听到一个女士说她的女儿(应该是遗腹女)现在挠头的手势同她的父亲一模一样时,而她从来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亲时,我的眼泪终于涌了出来。对这个女孩来说,她失去的,是世上没有任何可以替代的东西;她经受的,是一种他人连想一下都需要鼓足勇气的残忍。是的,当我听人读那些名字时,他/她们同我没有直接的联系,我很难有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但是,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去聆听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身世,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全体民众的社会责任心。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如果每年9月11日的纪念活动是有意义的,那么我觉得我们不仅仅应该只悼念在9/11事件中丧生的普通人,我们还应该把在国内枪杀事件中那些无辜者的名字、那些在这次病毒流行中本不应该死的那些人的名字一并记住。当我们把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作为一个个体时,她就同每一个国民有直接的联系了。这样一来,所有不应该发生的悲剧都会对这个个体造成损伤,给这个个体身上带来缺失,因此我们就比较容易地去感同身受了。我知道这样做不容易。因为把目标朝向外部不会对自己带来二次打击的效果,而要把矛头指向自身的话,那绝对是要伤筋动骨,需要格外的勇气和境界的。小布什总统今天在滨州93号航班坠毁的纪念场地一番演讲中有一个高调结尾:他说,20 年前那次例行飞行中33名乘客和7名机组成员是被(恐怖分子)随机选择的一群美国人,从某种意义上他们代表了我们所有人。恐怖分子很快发现,这个群体是一群特殊的美国人。 他们在那种不可能的情况下,勇敢、坚强、团结从而战胜了恐怖分子,使得他们未能到达他们的目的地。这结果不应该让我们任何人感到惊讶,因为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国家(人民)。

9-11-2021

二十四,幼学如吃

发表于 : 2021年 10月 24日 09:55
边 草
二十四,幼学如吃

近年来,家养宠物(猫、狗)的风气在大陆城市居民中已然盛行,我从网络新闻里看到,那些主人们会不定期为他们的宠物举行联谊活动,地点就在小区的街心公园里。这么时髦的事情大概同人的(某些)本性、受西方社会影响及居住条件改善有关。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后者。因为当整个社会处于半饥半饱状态加上人均几个平方的居住空间,我们那时谁有能力养宠物?

那时不仅没有家猫家狗,而且多少年来有关猫狗的中文词汇贬义的居多,比如“疯狗”,“狗腿子”,“丧家犬”等。就连看到狗不小心落水了,有人还要鼓励人们去痛打而不肯伸出同情及怜悯之手。在那种文化熏陶长大,多少年来我对它们一直缺乏兴趣更不要说有什么“亲情”了。以致现在物质条件允许,街坊邻居不少家都养狗,我却从来没有这个心思,见到邻居遛狗,我也是敬而远之。

某天在外走路,远处有狗看我走近后就朝我喊叫,我只顾自己朝前走。不料那个狗喊了几声后居然冲出他们地界,到了马路上跟着我。我本能地停下,转过头来,看它越来越近,我怕被咬,所以便抬起脚摆出防御的架势。岂知那刻它家男主人闻声已经出来,他不了解我对狗的心态,(不仅不想被咬,我也讨厌被舔。)见我抬脚像是要踢他的宝贝,所以便对我扯开了嗓门,结果搞得大家都不愉快。

事后我把这个“事件”告诉了一个养狗的同事,她说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要留心狗的尾巴,如果它左右来回摇摆,那么说明它是在向你邀宠、同你戏耍,它动作再怎么大都不会对你有任何危险,因为通常情况下狗性是善的。是吗?原来丘吉尔说的“狗仰望我们,猫小瞧我们”还真是这么回事呢?

由于我自小以来一直没有同狗“打交道”的经历,所以对它们的某些基本习性都不了解。其实想一想也是,现在的家狗都有充足食粮,它们主动攻击人的可能很小。还有,我隔壁邻居家里没有养狗,可他家两岁半的小女孩一见到对门邻居带着一只比她还高大的狗出来遛时她就会去同它玩耍,这完全是因为狗在她的概念里没有任何邪恶的成分,而我呢,对狗们的“偏见”亦非与生俱来,但后天的文化和教育使然,让我闻狗肃然。

我的思维已经成型,余生是很难纠正过来了,所以西谚里有“Instruction in youth is like engraving in stone”的说法。我知道有人从小就(被逼着)背唐诗,读《英语900句》,还有人干脆抱本英汉字典啃单词,因为他们的家长知道那“幼学如吃”的道理。东西吃下肚子就是你的,它们再也出不来了,不是吗?

10-23-2021

Re: 闲思乱想

发表于 : 2021年 10月 24日 15:54
BobMaster
边 草 写了: 2021年 10月 24日 09:55 二十四,幼学如吃

近年来,家养宠物(猫、狗)的风气在大陆城市居民中已然盛行,我从网络新闻里看到,那些主人们会不定期为他们的宠物举行联谊活动,地点就在小区的街心公园里。这么时髦的事情大概同人的(某些)本性、受西方社会影响及居住条件改善有关。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后者。因为当整个社会处于半饥半饱状态加上人均几个平方的居住空间,我们那时谁有能力养宠物?那时不仅没有家猫家狗,而且多少年来有关猫狗的中文词汇贬义的居多,比如“疯狗”,“狗腿子”,“丧家犬”等。就连看到狗不小心落水了,有人还要鼓励人们去痛打而不肯伸出同情及怜悯之手。在那种文化熏陶长大,多少年来我对它们一直缺乏兴趣更不要说有什么“亲情”了。以致现在物质条件允许,街坊邻居不少家都养狗,我却从来没有这个心思,见到邻居遛狗,我也是敬而远之。某天在外走路,远处有狗看我走近后就朝我喊叫,我只顾自己朝前走。不料那个狗喊了几声后居然冲出他们地界,到了马路上跟着我。我本能地停下,转过头来,看它越来越近,我怕被咬,所以便抬起脚摆出防御的架势。岂知那刻它家男主人闻声已经出来,他不了解我对狗的心态,(不仅不想被咬,我也讨厌被舔。)见我抬脚像是要踢他的宝贝,所以便对我扯开了嗓门,结果搞得大家都不愉快。事后我把这个“事件”告诉了一个养狗的同事,她说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要留心狗的尾巴,如果它左右来回摇摆,那么说明它是在向你邀宠、同你戏耍,它动作再怎么大都不会对你有任何危险,因为通常情况下狗性是善的。是吗?原来丘吉尔说的“狗仰望我们,猫小瞧我们”还真是这么回事呢?由于我自小以来一直没有同狗“打交道”的经历,所以对它们的某些基本习性都不了解。其实想一想也是,现在的家狗都有充足食粮,它们主动攻击人的可能很小。还有,我隔壁邻居家里没有养狗,可他家两岁半的小女孩一见到对门邻居带着一只比她还高大的狗出来遛时她就会去同它玩耍,这完全是因为狗在她的概念里没有任何邪恶的成分,而我呢,对狗们的“偏见”亦非与生俱来,但后天的文化和教育使然,让我闻狗肃然。我的思维已经成型,余生是很难纠正过来了,所以西谚里有“Instruction in youth is like engraving in stone”的说法。我知道有人从小就(被逼着)背唐诗,读《英语900句》,还有人干脆抱本英汉字典啃单词,因为他们的家长知道那“幼学如吃”的道理。东西吃下肚子就是你的,它们再也出不来了,不是吗?

10-23-2021

我和边君差不多,对这些宠物无太多兴趣,但是见识到挺多人喜欢养狗🐶和猫🐱的,总之就是因人而异。

思维已成定势,这是不是得来点强力的外在因素才会打破呢?😄

二十五,寻找水源

发表于 : 2021年 11月 2日 10:51
边 草
二十五,寻找水源

中国大陆东部几个大城市如广州、福州、杭州、上海分别在珠江、闽江、钱塘江、长江的入海口。世界上几个大国首都也都有一条闻名于世的河流如泰晤士河、塞纳河,莱茵河,台伯河等等。而地球上最早的几个文明也都孕育在大河旁,如尼罗河、恒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及黄河等。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淡水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国际河,它在西藏朝东,行经藏南地区后拐弯进入了印度阿萨姆邦,在那里被叫做布拉马普特拉河,经过孟加拉国之后改称贾木纳河,并和恒河相汇后,注入了印度洋的孟加拉湾。近年来印度坚决反对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上建大坝蓄水发电,因为印度人认为,一旦中国墨脱水电站建成,它很有可能成为扼杀印度东北地区经济、民生的一个利器。出于人类社会资源共享原则,我认为一个上游国怎样开发利用一条流经多国的河流应该主动同下游国家商量,不能一家说了算。

当然,生活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不必有这种顾虑。弱肉强食是它们最基本而且是唯一的法则。在那里,雨季结束后,地表上的水源越来越枯竭。那时鳄鱼们就把自己的身躯藏在那些逐渐干涸的“泥浆”里,而狮子们亦躲在附近的草丛里。它们知道周围那些食草动物一定要来喝水,水边就是它们最好的狩猎场。

那么那些靠吸血为生的双翅目蝇类怎么从自然界获得水分?正如进化论代表人物之一、英国科学家赫胥黎(Huxley)所说的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要还有生命,所有大型动物的五官部位如口鼻眼周围总会保持一种湿润,而这恰恰就是各种飞虫、蝇类的水源。

我曾经看到鸟在屋檐边仰着头等着那一滴一滴融化的雪水而对身边几尺厚的积雪无动于衷。事实上,很多动物真的只会“望洋兴叹”,因为它们的口腔无法形成负压,所以水源要么自上而下才能进入它们的口中,要么找到潮湿的表面用“舌头”去舔。狮子堪称万兽之王,可是对粘附在它们眼皮、鼻尖周围的飞蝇只能相安无事,实在不行了,也只能举起爪子驱赶一下而已。

前些年,我有时会在中午或者下午在公司附近的河边小径里跑步。有一天眼睛里飞进一只虫,我只得忍住掉头跑回办公室,用棉签把它取出。出于好奇,我再把那个Q-tip上的小黑点放到显微镜底下,想看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神仙、大侠。好家伙,那一看把我吓住了。那只黑虫最前面一对大腿长得就像一副大锯刀,难怪它们在自然界逢山开路、遇河搭桥,所以不多时间能够把我的眼角膜给锉红了。事后我一直在想:虫为什么会朝我的眼睛里钻?

每年夏末秋初的早晚我都会在草地里花不少时间,那时常常会有虫子围着我飞来飞去,十分讨厌。我终于想到这大概同我干活时头顶冒汗有关。人体表面的汗珠对昆虫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池塘。所以从今年开始我用一条大纱巾给自己做了一条头箍加“帽子”,这样汗一出来就被头巾吸掉。谁知道这效果奇特地好,因为这两个多月,我家前后院草地上的虫子好像绝迹了,再也没有东西围着我转了!

11-01-2021

Re: 闲思乱想

发表于 : 2021年 11月 2日 12:59
BobMaster
边君的叙事每次都这么棒,先介绍些前置知识,再结合实际。
你的方法很好,我也特别反感小虫虫在身边乱转,现在知道该如何处理了😄
:001(96):

二十六,诗无达诂

发表于 : 2021年 11月 12日 23:16
边 草
二十六,诗无达诂

崔郊,中唐元和年间(806-820)的一个“秀才”。那时秀才也可以泛指读书人,所以很可能就一书生。

崔郊年少时寄居在嫁入大户的姑妈家,同姑妈的婢女生出恋情。后来姑妈家道中落,该婢女被转卖给当地一个官人于頔(di)。百度上则说頔于元和三年拜相,所以那个婢女算是入了侯门。

秀才看着自己的情人进入官宦人家,自己既无力相助,连进去探望一下的机会也不被允许。自知人间贫富机会不等,崔郊就天天在于公馆外面守候,希望出现什么奇迹。寒食节那天婢女随女主人出门扫墓,两人才得以邂逅,这让秀才不胜感慨。他一舒胸臆,把对情人的满腔思念及一肚子的怨恨化作一首七绝:“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秀才这真是不平则鸣、一鸣惊人。后人编辑《唐诗三百首》时,小崔的七绝《赠婢》也得以跻身其中。当然,这不是因为他的爱情故事,而是对“侯门深如海”的那精炼的观察和总结。

上半阕是说富家公子哥儿可以肆无忌惮地追逐美貌,弱女子在权力和富贵的欺凌下只有暗自流泪的份。这里的“绿珠”典自西晋。富豪石崇有一个宠妾名叫绿珠,她“美尔艳,善吹笛”,皇亲孙秀依仗权势登门指名索取,被石崇拒绝。石因此被收入大狱,而绿珠则选择了跳楼自杀。下半阕中的“萧郎”是崔自谓,它也常常被用来泛指被女子所爱的男子。

据说于頔丞相后来读到了小崔的大作,便招崔郊来把自家的婢女带走,并赠予不少钱财成就了他们的姻缘。这当然是一段佳话,不过我也看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

当他情满意足过上正常人的好日子后,崔秀才再也没有写出什么好文字来,这是否证明了孟夫子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精辟?一般来说,安逸让人懒惰、颓废,而经历磨难方能让人有所成就。那么一个人究竟应该经受那种痛心疾首的折磨而后留下警示美言,还是人生一路都顺顺当当但也寂寂无名呢?不过,看起来一个人失恋时最好还是能够胡诌几句诗或者词。这不仅崔秀才一个例子,到了两百年后的宋朝,那个“小宋”、宋祁不也是因为他的《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而打动了宋仁宗、失而复得后抱得美人归了吗?

11-11-2021

二十七,问题不在温度计上

发表于 : 2021年 11月 16日 12:10
边 草
二十七,问题不在温度计上

每年这个时候,美东电视新闻里总有专家提醒民众怎样把漏风的门窗堵上;怎样使用可编程温度调节器在白天家里没有人时,或者夜晚睡觉时调低室内温度以节省煤气账单。今年面临物价上涨,尤其是汽油比去年同时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分析师说今冬每户取暖费用平均将会比去年增加$300/500。今天我还第一次听到这么一个具体的数字:如果温度计每调低一度,那么账单就会省下百分之二。

让我假定美国人家庭冬天室内温度设定在74度,其每个月煤气单上取暖费用是500元,那么降低一度(到73度时)就可以省10元。如果把温度计设置在70度,那么就可以省下40元。想一想大概人们不会因为要省这几十块钱而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

那么什么是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我曾经有一次因为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接小孩,推开学校大门后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热浪,让人不适。大概就是因为多年来一直使用便宜的能源,所以把一代一代的美国人培养成缺乏节能、环保的意识。如果在冬天室内也只是穿一件短袖单衫,室温都必须保持着74度以上,那么怎么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同时应付通货膨胀?
美国儿童生活方式同在大陆出生长大的我们这第一代美华所经受的童年有着巨大的差别。

中国陆地国土南方(最南是海南岛三亚/北纬18度)北方(最北是黑龙江漠河/53度)的分界线是以在32度上下的淮河来确定的。在过去多少年计划经济的年月里,“河”北各地城镇居民在冬天可以享受政府提供免费取暖的条件,而位于“河”南那半个中国的“南方人”则没有这种机会。这对两广两湖也许不那么紧要,而靠近淮河的如江苏、安徽、湖北一线则惨了。

我记得小时候冬天在学校上课时常常手冷得没有办法写字,要不停地用嘴来“呵气”。家里也很冷,钻被窝是一种折磨,因为被子里面同样冰冷彻骨。睡觉前脱下来的绒衣、棉衣等等都必须放在床边,这样隔天早晨起床后伸手就可以拿到马上穿起来才下床。因为在摄氏五度上下那种室温下离开被窝是没有可能着短衫裤再去找外套的。然后再遭遇水管结冰,没有水洗脸涮牙,等等。我记忆中有一年开春后脱去棉衣,那时整个人、双臂好像突然被松绑可以自由挥动了。

这种儿时留下的“创伤”让我后来时时刻刻都不敢把室温调节在“四季如春”的程度,好像那只是童话或者神话故事里才有的事情,寻常百姓哪能消受?

据说,家具连锁店“宜家”( IKEA)在纽约门店里有一款非常好销的羽绒被,货一到就卖完了。估计这同周围亚裔人口比较多有关。冬天晚上室温低一点,被子厚一点大概也已经成为远东地区来的移民的生活习惯,所以我冬天住进旅店对着那层薄薄的毯子心里总是有点发怵。除非把温度调至75度以上才不至于冻醒,否则怎么睡觉。这大概也就是冬天普通美国民居内部的实际状况。

所以,要让美国人动他们房子里的thermostat,那么先要鼓动大家冬天室内也要穿一件长袖套头绒衫,床上加一条厚一点的被子才行。

11-15-2021

Re: 闲思乱想

发表于 : 2021年 11月 16日 17:14
BobMaster
边君说的好,我家里人都有个观念,时候未到,就别穿这么厚的衣服,穿上就取不下来了,不然你到更冷的天怎么办?
在初中高中学过一些生物知识,知道人体都是存在适应能力的,所以面对寒冷我往往都会试着挺一挺,看能否接受。
某次早上出去吃早餐,看到一位60多岁的大爷穿着白衬衫晨练,反观自己还穿着睡衣、棉毛衣裤、外套,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总之,我觉得人类应该多利用自己基因里强大的适应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用外在条件辅助自己。
(我听我老师说,在美国,室内温度常年维持在26度左右?)

二十八,鸟语

发表于 : 2021年 11月 25日 12:32
边 草
二十八,鸟语

隔壁邻居后院有一丛约两人高的竹子,如今本地虽已入冬,但是竹叶依然青绿密实。周末黄昏时我在地边扫落叶,从竹丛里传出来的鸟鸣,短促,密集且连续不断,给我一种紧迫和压抑的感觉,完全没有春夏季节凌晨时树梢上鸟叫所带来的轻松和舒缓。

我不懂鸟语,仅从时间和季节上来看,我估计这两种鸟语包含的内容肯定不同。冬天黄昏时是一群鸟、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聚集在竹叶后面商量怎样迎接寒冬、如何“抱团取暖”;而大地回春、曙光初现时的鸟通常是单个行动,它们站在树头上叽叽喳喳很可能是在呼朋唤友、约着一起到什么地方去“大快朵颐”。我自己在冬至、夏至来临时的心境也完全不一样,因为客观情势所然。

那天扫完树叶回到屋里我继续在想那竹丛里的鸟们究竟在说些什么。或者,如果我是鸟,我会说什么?

“冬天到了,白天越来越短,而虫都进入冬眠状态,食物越来越难找了;晚间气温已经下降到摄氏零度左右,加上寒风吹得这些竹竿晃动不已,哪里还有一个安稳觉好睡?大家寒衣(羽毛)都准备得怎么样?这接下去几个月会很难熬的。唉,年年难过年年过,咬咬牙,过几个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好吧,不多说了,晚安。”

想着想着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哪里看到过一则有人因为泄露鸟语而变成了石头的童话故事。随手在键入“鸟语、泄密,石头人”这几个字,想不到网上还真有相关条文。

有人说以前的小学课本上有一篇叫《猎人海力布》的故事,里面一个猎人因为救了龙王的儿子,小龙赠送给他一块宝石,放在嘴里就能听懂鸟语,但是警告他不能把鸟语内容告诉他人,否则自己会遭殃的。一天这猎人听鸟们说村里要爆发洪水,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把这件事告诉了村民,全村人因此幸免于难。可猎人他却因为泄露了天机而变成一块石头。

看来鸟不仅飞得高,看得远,而且鸟语里也确实包含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呢。这么一想我就干脆输入bird language(鸟语),出来的结果让我受益匪浅。在许多国家都流传着鸟类有自己语言的故事,比如古希腊神话里就有一个叫特伊西亚斯(Tiresias)的盲人懂鸟语,还有一条说孔子的女婿公治长也懂鸟语。另外韩国民俗文学词典里也收有懂鸟语的故事。而《聊斋志异》里《鸟语》说有一个道士懂鸟语,能够预知即将发生的事情,县太爷闻之将其留在身边。不料道士秉性耿直,以鸟语为由直言县令为官贪腐而被赶出门。不过后来县大人真的丢了自己的乌纱帽了。等等。

看起来,古今中外围绕“鸟语”这个话题上主要还是寄托人类自己的理想,比如希望能够预知未来,警告做人不要贪,不要撒谎,要知恩图报,等等。至于人是否真的能够听懂鸟语倒已经不是实质和关键所在了。

回到我个人的经历上来,尽管神话、寓言,文学创作里把某人描述成具有这种特异功能,我个人不认为人类真的能够破译鸟语。但我觉得鸟的鸣叫声音一定包含只有鸟类自己懂的特定内容,这同自然界其他的动物园自己的交流方式一样。其实我们人类初始阶段也没有“语言”,充其量也不过是通过声带、喉头摩擦而产生的噪音罢了。但我也相信,通过聆听鸟语,从它们的音调、节奏和频率上大概还是可以区分鸟们所想要传递的信息属于哪一种类型。比如在天冷、天快黑时,鸟鸣同“吟唱”、“调情”肯定相去甚远。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在竹丛里)度过这寒冬长夜的呢?

11-24-2021

二十九,“格里蝾螈”

发表于 : 2021年 12月 8日 12:45
边 草
二十九,“格里蝾螈”

本周四(12/9)白宫将牵头召开全球(线上)民主峰会,据说这是拜登在竞选总统时承诺的一个举措,以对抗中、俄两国日渐上升的威权和专制主义。会议邀请了台湾代表出席,这就让大陆如骨在喉、芒刺在背。北京除了公布题为《美国民主情况》的报告,上个星期六(12/4)还召开记者会发布《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推出了一个所谓“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以揭露西方选民在“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的美式民主的丑陋。这同他们用“温饱也是人权”来抵抗西方普世价值、人权理论”的做法如出一辙,我觉得这样效果并不好,因为总是摆脱不了被动“挨打”的地位。

其实民主制度可以让人诟病的地方多了去了,所以我看中共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绑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国家的招牌底下,而是直接承认自己实行的不是民主制度,同时反过来找民主制度的缺陷和漏洞加以攻击,比如美国这里的“格里蝾螈”(Gerrymander)。

“格里蝾螈”是一种通过以不公平的手段来划分选区,操纵选举,使投票结果有利于某党候选人的丑恶做法。其始作俑者是马萨诸塞州州长埃尔布里奇·格里(Elbridge Thomas Gerry)。为确保民主共和党在州议会选举中赢得更多议席,182年他签署了一项法案,将州议会选区重新划分而让联邦党人票源集中在少数选区,以保障民主共和党候选人能不成比例地当选。其结果是选区地图有如蝾螈(一种长得像蜥蜴的两栖动物)不寻常的形状。

图片
此后联邦党人将Gerry的姓氏与蝾螈的字尾“mander”组合成一个新词“gerrymandering”来讽刺这一为了党派利益不择手段,不公平画分选区的方式。
不料这两百多年来,美国两党一面在攻击对方不择手段,一旦自己控制州立法权的时候,便使用同样“格里蝾螈”的手法来左右选举结果以控制、扩大手里的权力。双方乐此不疲,愈演愈烈,以致本周一(12/6)联邦司法部将共和党控制的德州立法机关告上了法院,指控他们削弱、剥夺少数族裔的选举权利。

图片
上图为一虚构例子。A至C均有6票红色、9票黑色,A至C的总票数各为15,同时均被划分为三个小区。因应不同的选区划分,双方取得的席位数目截然不同。在A中黑组全取3席,红组0席;在B中,黑组优势被削弱,取得2席,红组取得1席;而在C中,红组却可取得2席,比黑组还要多1席。这种策略技巧同“田忌赛马”略有相似。

《田忌赛马》是《史记》故事,被收录于小学课本后影响很大。它教人运用扬长避短、以小胜大的策略。但是我发现“田忌”的策略很难实现,因为它需要有相当可靠的情报,比如事先要知道对方马匹的优劣,还要知道它们的出场顺序,等等。换一句话说,“田忌赛马”可以作为一种策略思想去学习,但真的要操作则很难。而“格里蝾螈”则不同。因为通过人口普查后人口数量是确定的,而例年投票立场也是有案可查的,所以谁控制了州议会,谁就通过选区划分来准确地控制结果。这是我来到民主社会前绝对不知道的一个污点。

民主同专制一个主要区别是执政权力来自于全民(自由)选举。但是如果选区划分可以直接根本选举结果,那么民主的公正和优越性又在哪里?

12-07-2021

三十,“格里蝾螈”(下)

发表于 : 2021年 12月 11日 08:14
边 草
三十,“格里蝾螈”(下)

美国政府这次召开民主峰会好像真的是摸了(中国)老虎屁股了。这几天除了官方出面反击、对抗外,不少民间大V借助网络也推出好多文章、段子来抗衡。气势、音量之高,前所未闻。俗话说人因财大而气粗,恐怕国家也是这样?因为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上升了,所以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也要表现得“当仁不让”了。

可是这次只不过没有被邀请同其他国家一起讨论民主大业,北京居然就有这么大的怨气,那么下次真的被点名批评为“独裁、专制”,那他们还不要跳到三层楼顶上去啊?

说中国也是一个民主国家,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我曾经历过一次“基层人民代表”的选举。

那时的选票是一张印刷出来的表格,上面有几个候选人的名字。选票底部也有几行空格,是让选民填写自己属意的其他人的名字。老实说在选票到手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谁是候选人,也不知道我那个地区范围多大,选举结束后那些“人民代表”怎么代表我。因此我对那样的选举非常不满,所以不想选任何人、以空白表示弃权来抗议。可是“领导”给了我选票后就站在我身边等着收回那张选票,我选谁或不选谁一目了然,这样我连弃权不选的可能都没有——因为弃权就意味着对现政不满。我想多少年来,中国乡镇一级的选举大抵如此。这也就是所谓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特质。可那能算是民主选举吗?

虽然那时我们经常听到说西方社会的选举如何虚伪,是有钱人的游戏,而且我也已经读到过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不过我仍然向往那种任何人都可以自荐而参与竞选、选民可以无顾虑地自由投票的那种选举。可诚如西谚所说:“魔鬼藏在细节里”。现在知道,在什么样的人(根据性别、人种)具有选举资格;在选区怎样(按照行政区还是自然地理特征)划分这种具体操作上也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和问题。但是民主在西方社会是如何改进的问题,但在大陆却是有没有的问题。

感谢开国之父们的智慧,用宪法来确定每十年一次人口普查,到2020年已经实行了24届。根据人口统计数字来调整选区。

选区调整涉及两个层面,一层是各州参、众议员的选区,另外一层是联邦众议员的辖区。前者能够确定哪个党掌控州的立法权,后者则决定民主、共和两党谁在国会掌握多数。鹿死谁手,从选区划分开始。

在上世纪60年代最高法院有一个裁定,它规定“州内各选区必须有大致相等的人口”。 此外,各州之间必须在每 10 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后调整其联邦国会选区,以便众议院 435 名议员中的每一位代表大致相同的人数。同时,法院还规定了选区划分的一般原则,它除了包括均衡地区人口和遵守联邦要求外,在地理位置上应体现选区的“紧凑性和连续性“。这些指导性宽泛原则要靠人去实施。

目前美国有25 个州由州立法机关负责,由州长批准。这样就为保障本党利益开了方便之门。为了减少立法机关影响和作用,有13 个州成立一个独立的、或者由两党成员共同参与的重新划分选区委员会来承担。另外有5个州予以独立机构提出重新划分选区的权力,但保留立法机构批准这些计划的作用。阿肯色州则有一个由州长、司法部长和国务卿组成的委员会。另外还有5个很小的州只有一个联邦众议员,……。不管哪一种形式,都少不了人的因素。这事情一旦涉及人,就难免同党派利益有关了。

我在想,如今电脑程序设计、运用以及到了非常精密的地步,为何划分选区这个任务不让电脑来承担呢?我以为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改变“犬牙交错”的选区,杜绝“格里蝾螈”现象,只有剔除了人的因素才有可能避免。 权力能够让人疯狂,这并不因为民主或者专制制度而不同。

从理论上来说,民主制度下应该是选民来选举他们的代表去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而这个“格里蝾螈”却把这个原则倒了过来,(通过人为划分选区)变成由政客来挑选他们的选民了。这问题不可谓不严重。正是基于要让美国这(矗立于山巅上的)民主灯塔长明不熄的希望,那些奇形怪状的选区才让我如鱼骨在喉,不吐不快。

12-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