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采薇》——曹勋

诗歌散文,文学鉴赏,文艺理论
回复
头像
genivel
圈圈新人
圈圈新人
帖子: 30
注册时间: 2020年 12月 15日 16:21
为圈友点赞: 97 次
被赞次数: 24 次

《悲采薇》——曹勋

帖子 genivel »

《悲采薇》——曹勋

昔辞万乘宠,洁己归其仁。
强谏非矫讦,所守怀真淳。
邈矣思唐虞,去去迹已陈。
夏禹且不让,叔世良悲辛。
采薇歌西山,独往谁与邻。
激节不少渝,终始无缁磷。
优入圣人域,清风高隐沦。
嗟嗟首阳山,今飞胡马尘。
况乃匪汤武,吾子劳谆谆。
已而复已而,缅默思良辰。
曹勋(1098年-1174年),字公显,一作功显,号松隐。北宋末词人曹组之子,颍昌府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中国宋代文学家、词人、大臣。

曹勋幼承家训,早通文艺,亦有能文声。入太学后,负时名。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以恩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同进士出身,然仍留武选。靖康元年(1126年),为阁门宣赞舍人,勾当龙德宫。曹勋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后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年)秋,曹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上疏条陈恢复大计,言颇切直,触怒执政,后辗转泉南、江淮间,九年不迁秩。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议成,曹勋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服金人归还徽宗灵柩,被秦桧猜忌,因乞祠禄,退居天台。其后绍兴十四年(1144年)、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又两次使金,占窥敌情。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起提举皇城司,旋致仕,淳熙元年(1174年),曹勋去世,年七十余。
https://baike.baidu.com/item/曹勋/78281?f ... mma_inlink
我梦到塞萨利的一条河流来救我,我在红沙黑石上听到他涛涛而来
头像
genivel
圈圈新人
圈圈新人
帖子: 30
注册时间: 2020年 12月 15日 16:21
为圈友点赞: 97 次
被赞次数: 24 次

Re: 《悲采薇》——曹勋

帖子 genivel »

武王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河后陈兵于牧野,殷纣王发兵70万拒之,奴隶阵前倒戈叛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了。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便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有妇人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绝食而死,葬于首阳山。历代对伯夷、叔齐推崇备至,称其二人为“二贤人”、“二君子”,唐韩愈、柳宗元都曾撰文称颂。惟独西汉东方朔不以为然,说这两人是“古之愚夫”,认为“贤者居世,与之推移,不凝滞于物。”固守灭亡的事物而不变,算什么贤人?也有辨证看待夷齐二贤让位与不食周粟之事的,江南靖士《首阳山怀古》诗:“当仁不让最周全,离却人民挽局难。世界从来无定主,何须饿死首阳山。”
首阳山的意象往往用于表达“清高,忠诚,风骨”,尽管背后的故事有些许刻板。

一个有趣的用法来自 洪咨夔 诗:“揶揄首阳山,自伐我计是。”
genivel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圈宝
我梦到塞萨利的一条河流来救我,我在红沙黑石上听到他涛涛而来
回复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0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