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思乱想:关于”适者生存“

哲学思想,历史探索,神话故事
回复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06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2 次
被赞次数: 211 次

Re: 闲思乱想 春暖花已谢

帖子 边 草 »

一二九,春暖花已谢

二十多年前听说过刀郎的名字,印象中他嗓音有点沙哑,唱的是西北民歌。去年底,网络上对他几首新歌有不少议论时我留意了一下,发觉他是自己填词作曲,唱的内容富含人文素养。更让我惊讶的,他还会比如吹笛子、弹三弦、吉他和键盘这些指法完全不同的好几样乐器。自编、自吹、自弹、自唱,神人啊?好奇查了一下他的经历,没有找出多少答案,暂且把他归入“天才”的行列吧。

“乌鸦背驮着太阳,飞下了山冈,带走了我们的春来冬往。……。对面金山神庙的倒影,是他们越不过去的围墙。”“杜十娘”的故事我是知道一点的,而古渡瓜洲则早就因为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而神往了,不料那些被刀郎编唱得哀婉凄凉,让我为人的势利、痴情而不忍。故事是冯梦龙写的,音乐却是从刀郎心里流出来的,现在它们都来抓我的心。

另外,让我感到惭愧的是,如果不是刀郎,几十年来我一直把“德令哈”错念成“哈德令”了。

德令哈是蒙古语“金色的原野”,它位于青海西宁西面大约300公里的地方,那个小城因为海子一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而在一个特定群体的人里留名。“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天呐,怎样的想象力才能写下这种诗句?“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想你”。难道后来刀郎也有那个气魄、那种情怀?他在《德令哈的一夜》里写道:“是谁把我昨夜的泪水全装进酒杯”, “用这短短的一夜把痛化做无悔”。我必须承认,刀郎勾起了我对海子的惋惜。

海子,一个从乡村走到北京的读书人,那时他的心思差不多都放在写诗上而无暇体会、顾及社会的变革和动荡。35年前就在那广场上的呼喊、抗议,流血、逃亡发生前,采用了一种极端的方法中止了自己的生命。那个场景让我就心痛以致不敢多想。如果海子还活着,这些年来他一定能够写下更多的诗作。那其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而应该看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无独有偶,对岸的三毛也在遭遇变故后了断了自己。我现在宁可相信,他们有我所不理解的眼光、追求和心胸。他们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未来。

我祝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过的比这里要好。只不过,这35年来,虽然自然界年年“春暖花开”,但对他那个生命来说,一切都已不再。

6-10-2024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genivel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06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2 次
被赞次数: 211 次

Re: 闲思乱想 刀郎与汪峰

帖子 边 草 »

一三零,汪峰与刀郎

自从“海听”刀郎这大半年来,另外一个摇滚歌手汪峰也进入了我的视线,我发现他俩有词、曲、弹、唱都行的共同点。这同我印象中的大陆流行音乐界的情况完全不同。比如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有个作曲家施光南,他只为别人的词谱曲,也不会唱。像朱逢博、李谷一等歌手只唱、而别的都不会。我开始好奇这歌曲创作一体化、个人化的趋势是怎么来的?

搜索当今美国最热门的流行歌手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维基说她的那些歌词都是自己写的。再搜老一点的,如丹佛(John Danver),得知由他唱红的近300首歌中有三分之二是自己写的,不过曲是别人编的。因为对流行音乐了解不多,不敢断言刀郎/汪峰绝无仅有,但我觉得他们两人还真的是让人景仰。也就是最近我才理解为什么那个国际知名的电影演员会嫁给汪峰。他的才气让我折服。

说起来,自1994年组建他的乐队开始,汪峰出道已经30年了,而我对他名声却一无所知。油管自作主张向我推荐,一不小心我点击进去,随即被他的旋律所吸引。再留意歌词。不像刀郎还注重从文化历史中寻找资源、激发灵感,汪峰的个人感情世界非常充沛,只要不停地去经历去感受就行了。

油管见我开始听汪峰了,马上就开始送他的视频。我先是犹豫要不要继续下去,但是没有抵制自己的好奇心,听熟一个后接着下一个,这样也就可以算是他的资深粉丝了。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他50岁剃个平头的形象和台风,对年轻时他的舞台服和那爆炸式发型有些抵触。但是歌曲则都不错。

一边听、一边看谱,发觉刀郎、汪峰的歌曲旋律都有他们自己的相似点,就好像一个人的签名那样。这大概不奇怪。如果我们喜欢某个作家,对其的作品读了多了,大概也能从中读出作者个人的风格和特性来的。作曲也应该是这样的。

我听他们歌的时候一直在比较,如果有人问我:刀郎与汪峰我更喜欢哪个?如果仅仅从歌曲上,我很难去给他们打分。如果把所有都包括进来,比如演出的台风、手下的乐队成员、个人行为及格调等,那么我觉得刀郎更胜一筹。

6-20-2024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genivel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06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2 次
被赞次数: 211 次

Re: 闲思乱想 微信大群

帖子 边 草 »

一三一,微信大群

几个月前进了一个名叫”Salon”的微信大群。说它“大”是因为群内有70多个用户。它的群主是一个过去熟悉的、后来失去联系的网友。进去后我就发觉接受入群其实是个错误。

围绕权力和政治,近年来美国民主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受到野蛮粗暴的冲击,而且很多选民好像失去了对一些基本的是非对错的标准,国家的利益已经被自己的党能够上台更重要所取代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仅失去了讨论政治的热情、甚至觉得连关心每天身边发生的事情都是对人格的一种羞辱。

现在这群里来自墙内的用户关心的问题既不是我熟悉的、我也没有兴趣。从海外用户的发言和转贴里我感觉他/她们带有明显的“保守”立场,而且不管不顾地trash“进步”。我个人不反对保守,也常常觉得跟不上社会的进步,但我不觉得两者之间有什么优劣之分。事实上,我觉得人类社会一定是要朝前走的,我们可以对前进的速度提出异议,但不能从根本上去否定“进步”。显然,我的这一立场是无法被那里的群友认可、接受的。因为也不想扫别人的兴致,所以我就什么也不能说。

我觉得不管是左还是右,在微信群里发表个人政治观点是非常不合适的。不像网络论坛是开放性的、现在这微信绑在手机里、入群受邀请,群里人来人去大家一目了然。这样,只看帖子不发言不decent,跟风顺着别人的观点也不做不到,也不能逆着风向跟人唱反调。甚至提议大家“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也不行,如今我真正是感到骑虎难下了。这样一来,我的“怨气”只能朝着这个群主发了。

这群主就是一根“神经大条”,他把相互没有交集的陌生人拉倒一起后,只想自己尽兴而不顾别人的感受。根据我的观察,这个群内大概只有一半人发言,另外一半都保持着沉默。在这一半发言的人中,真正活跃的差不多就是十个人左右。那么问题来了,群主根据什么标准请人入群?我碍于过去的友谊事先没有问过,他也没有向我声明这是一个右倾的“时事政治群”,否则我一定就婉拒了。现在我对群内原创的文字贴快速看一下,而对转贴的公众号文章一律不看。有时早晨打开手机,上百条帖子我根本没有时间看,所以就直接删除。我可以退群的,但还没有想好。

前不久看到一则对话我觉得有点意思。Q: you’re willing to lose friends over politics? A: I’m willing to lose friends over morals. 这让我想起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前540年—前480年)那个“Character is destiny”的名言来了。Character是个大词,在这里翻译成“性格”太浅了,我觉得哲人想说的是“品格”。我不会因为观点而同朋友分道,但愿意为了保持对正直品质的追求而“独身”。

6-25-2024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genivel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06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2 次
被赞次数: 211 次

Re: 闲思乱想 指南还是指北

帖子 边 草 »

一三二,《指南or指北?》

朋友送了一本保健类书,我没看内容先对它的副标题《逆生长指南》产生了兴趣。我们都知道生命不可能“逆转”,既然如此,何言“指南”?

指南一说来源于指南针。但指南针——其实地球人习惯了——以北而不是南来确定方向的。记得那年参观待售房子时,代理把一个“指南针”放在前门台阶上,然后用手明明白白地指着前方说“这是北”、而没有掉过头去说那是南。这是因为北半球离北极近,指南针头当然朝北。指南只是它的衍生结果。

我估计“指南”只是中文人群里流行的说法,因为指南针在英语里是compass。把这个“康派司”翻译成中文它就成了“罗盘”。罗盘不只指南,它显示的是360度全方向。我个人认为,叫“罗盘”比“指南针”更客观、恰当一些。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指南针在北半球指北,那么南半球就应该指南了,不是?那么在赤道线上呢?在南北那两个极点呢?这么一想我就无法淡定、必须立即请教顾兄了。

1,地球磁场是由地球自转和地核中富含铁的流体晃动产生的,所以磁场和磁极会根据流体运动的速度和模式而移动。2,地球有地理极和磁极。3,地理北极和南极位于地球旋转中心轴的两端,然而,北磁极和南磁极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点,它们与相应地理极的距离可能相差数千公里。4,地球的磁场并不是从北极到南极都是直线的。当你靠近磁南极时,磁场线会弯曲,直入磁南极,与地球表面垂直。

根据上述几个定义,我大概可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如果有一个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自由移动/浮动的指南针,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它的指针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而在南北两个极,指针指向下方地面;只有在赤道上,典型的指南针才能最准确地指示哪个方向是北,哪个方向是南。这是因为在赤道上,地球的所有磁场线都是水平的,与地球表面平行。看起来,“指南针”指南还是指北,其中的学问还真大着呢。

指南针的发明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形式不同。在中国,因为缺乏科学根据,最早叫“司南”的那个东西我们现代人一直无法复制,所以它至今只是一个传说。倒是 “指南鱼”,它浮于水面,与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针原理相同,让人比较能够理解和接受。

而两者都用了“南”字我认为不是巧合,因为它符合传统中国文化“南阳、北阴”,“南尊、北卑”的认识。这样,明明指针指北,中文里却偏偏叫它指南针了。因此中文市场上打着“指南”的书汗牛充栋,从育儿到升学,然后有出国到现在的“考公(务员)”等,不一而足。但如果谁想要占领国外市场,书名则不能用“指南”。因为英语里“往南走”有向下的意思,暗示衰落、恶化甚至失败。当然,我是中文读者,指南类书还是会读到,何况朋友是竭力推荐的。

7-3-2024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genivel, BobMaster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06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2 次
被赞次数: 211 次

Re: 闲思乱想 了无踪迹

帖子 边 草 »

一三三,了无踪迹

为纪念克莱伯(Carlos Kleiber, 1930-2004)逝世二十周年(七月十三日),“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eutsche Gramophone )最近推出了克莱伯全套录音的CD。考虑到CD/DVD几乎已经完全被挤出了市场的现状,DG还敢冒赔本的风险,那是要有胆识的。不过那肯定是出于对这位已经去世指挥家的真爱。

据看过《与卡洛斯的通信》(Corresponding with Carlos——A Biography of Carlos Kleiber)那本书的人介绍说:该书前半部分是传记性质,它涵盖了卡洛斯及他父亲的指挥职业生涯。后半部分则选用了作者与克莱伯本人通信中的内容,从而使得该书成为任何对指挥艺术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目。我知道任何人想要写克莱伯的生平都会很难,因为他根本就不接受采访,也很少公开发表言论。这样一来,他那私人信件就成为仅有可以了解他内心世界的第一手资料了。

我没有买那本书,因为我只是业余听听音乐,或者说我对克莱伯的指挥艺术情有独钟。虽然我无法从录音中把他同别的指挥家区分开来,但他现场录像却绝对让我惊艳。以致他去世后我一直敬仰他。我以为很多人同我一样,这些年里都没有忘记过他。大千世界,素昧平生,想要忘记一个人同想要记住一个人同等困难。

克莱伯一生只指挥了不到二十部曲子,对此一般的理解是他为了追求完美和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都知道文字创作、包括翻译诗文后只改一遍同修改十遍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指挥了贝多芬第四、第五和第七交响曲,却回避了第九。他指挥过莫扎特的交响曲,但不碰他的歌剧。事实上,他没有碰过巴赫的康塔塔、亨德尔的清唱剧、海顿的弥撒曲!或者说他没有碰过任何一部宗教体裁的音乐。我一直不明原因,别的爱好者心中大概也会有这样的疑问。

在我心目中,克莱伯是可以同莫扎特比肩的人物。莫扎特每一个音符都是美的,而克莱伯每一次抬手、每一个转身都无人能够企及。可能他们两人原本就不属于这个凡世,而是来自天外的神人。说到“神人”,此时我不得不停下来,深吸一口气,这样我就可以再认真想一想。

我想大概是因为他腼腆的面相、谦虚的人品、孤寂的行事方式、背着巨大的声名却特意活得“了无踪迹”,等。六十岁后他就开始隐居,他知道上了年纪后怎么都无法维持当年的热情和活力,他不想让衰老坏了他的形象。而这种品性同如今官场上迷权恋位的风气截然不同。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他给了我太多、太优美、太强烈的视觉上冲击和享受。把这些特质统统放在一个人身上,我就没有办法不感谢他、不怀念他了。

7-13-2024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genivel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06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2 次
被赞次数: 211 次

Re: 闲思乱想:孤独寂寞

帖子 边 草 »

一三四,孤独寂寞

上周末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大选。那事本身并非意料之外,倒是堂堂美国总统也要靠“X”来发布这一消息则让我感到有点吃惊:记者招待会形式不是更严肃、更正规吗?

我们知道在电子数码时代之前,各行各业头面人物(celebrity)只能通过报纸、电台才能发声。从时效性上,它们当然不如今天的社交平台快捷。所以如今只要是个“人物”,几乎没有不“X”的。可是过去有不识字的文盲,现在也有守旧、落伍而不踏社媒平台一步的、比如“我”。留意一下周围,其实同我一样不赶新潮的人还不少。有人对“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归纳了不少共性和特征,其中以valuing authenticity重视真实性;cherishing privacy 珍惜隐私;being introspective自省; fostering real relationships 在意培养真正的人际关系;embracing solitude拥抱孤独几项比较显著。

提到孤独,让我想到常常被海外老中们拿来自嘲的“好山好水好寂寞”那句话来。

仔细想,虽然孤独和寂寞有相同的意境,但前者出自《孟子》“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往往用来描述人的社会关系及生存状态。而后者则侧重于人的主观心态——因为即使生活在车水马龙的都市,人仍然会感到寂寞。这个分类我个人的见解,不是十分确定。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借助英语。

我在翻译器里来回、交叉输入“孤独”和“寂寞”,它给我的是solitude和loneliness,这不解决我的问题。便进一步打入“这两个词的区别是什么”?Google在肯定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后给了我这么一个解释:…… solitude as a healthy, personal discipline that allows you to engage in meaningful self-reflection, while loneliness is a state of sadness because one has no friends or company。这似乎证实了寂寞确实同人的(悲哀)自我心态有关。

所以,别人可以认为我(们)在异域他乡“获得了天空却失去了大地”这种外在形式,但他们绝对无法知道我内心是否觉得寂寞。事实上,我并没有孤独感,也没有寂寞心,反而非常享受孤独、而且主动去拥抱它。难怪我没有在“领英”、“面书”里公布个人履历,也不想在“INS”(Instagram)里开设账号上传相片,等等。至于那什么“推特”或者“X”,我从来没有觉得有必要在那里发布两百个字个人即时动态 。

法国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说“人类的所有问题都源于我们无法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房间里”。(All of humanity’s problems stem from man’s inability to sit quietly in a room alone.)这里的所有格“All”有点过度,但我相信现今社会有些问题确实同是我们不能prioritizing mental health把自身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seeking genuine experiences寻求真实的经历和体验;appreciating simplicity欣赏简单和practicing mindfulness尝试“正念疗法”有关。

我想,如果我活在古罗马时代,我也许会不时地到城里的公共论坛(Comitium)去听听思想先驱们的呐喊、辩论,也会去寻求行政长官们发布的各种政令,甚至会旁观对坏人的审讯和判决而不会倘佯于今日数码制式的“town square”。想一想就知道了,现在流行的社交媒体上有多少真知灼见——如果它们还没有完全被各种阴谋论占领的话。

事实是,如今大家都热衷构建自己的信息茧房,何况现在我们已经失去了交换不同观点和看法的理性和道德基础,这时再去虚拟的社群平台为理想和正义去呼唤就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了。反过来,如果从一开始就有很多很多的“我们”,那么拜登们也就失去了在那里张贴布告的动力。所以,问题在于能够耐住孤独和寂寞的我们太少太少。

7-29-2024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06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2 次
被赞次数: 211 次

Re: 闲思乱想:卖、买保险

帖子 边 草 »

一三五,卖、买保险

我打算11月5日选举投票之后探亲。在订机票时我注意到一个购买保险的页面,细读后知道这是一个由保险公司提供的、对购票人因故临时不能出行而提供赔偿的保险项目。扩展开去想一下,生活中这种“可能性”很多。换一句话说,只要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就都可以投保:大到发射航天飞行器,海上货运,小到日常购买家用电器具,开车等等。另外经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它们也买保险,当理赔到了一定数额时,身后的大保险公司就出面开支票了。

常识告诉我们,东西越新越不会出故障,所以我从来不在家用电器店买延期保险。但有些保险是法律规定必须买的,比如行车保险。也有些保险是买个安心,比如自家的住房。

每年8月我家车、房保险到期前保险公司都会把调整后的保单寄来。因为过去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所以我一直没看担心保费会涨,所以不看更新后的保单内容,到期时让保险公司自动从银行里把保费拿走就是了。今次我突然有一种异样感觉,接到邮件后就顺着登录到了保险公司的账号。结果发现这五年期间保费涨了一倍。另外里面不少保项比较离谱,完全没有必要。

比如“水淹地下室”。我家房子在一个小坡上,这里再怎么下雨都不会遭遇水灾的。同对方交涉后她们说这个项目是必须的。另外,在“室内财产额”栏里的数字是房价的百分之六十。我说我们家里的东西根本不值那么多的钱,对方回答:按照房子价值的百分比是“行业标准”。还有关于投保的房价也偏高。不错,这些年房地产确实增值了。但是,各市镇及房地产网站对房子的估价还包括了地皮。比如我们房子的地皮占了总价值的四分之一。难道地皮也需要保险吗?

类似只对保险公司有利是“数额”、“保项”在车子保单中也有。像驾驶人的年纪和车龄增大后容易出事故,相应地保费也就增加。这可以接受。但是,这因为是旧车所以买了“半保”,但保险公司却还是给我加了一个“自然灾害损失险”和拖车服务。保险公司就在(我的)“默认情况下”,把需要的、不需要的统统放进保单,这样保费自然就高了。

有人把今天的通货膨胀归罪于“新冠病毒”流行时政府发钱救市及供应不畅导致物质短缺而后物价上涨。因为特殊时期而出现的特殊情况可以接受,但现在疫情已经过去了,那时疯涨的物价不仅还没有退回来,反而还在继续上升,这可能就是其他原因了。

保险公司是卖家,保单上的保项是他们的商品。同其他商店一样,商家卖的商品越多、越贵对他们越有利。这就是为什么保险公司愿意把投保的数额不断提高。而顾客是为之买单的人、处于他们利益的相反位置,我们不应该为非必要的保项而付出了额外的代价。放下电话后我觉得有点恼火,开始联系其他保险公司。结果发现如今的“保险市场”真的是非常严酷,拿到两个不同保险公司的“要价”,它们比我现在的还要高很多。看起来我这个“买家”并没有多少选择。

8-21-2024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2个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genivel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06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2 次
被赞次数: 211 次

Re: 闲思乱想:关于“适者生存“

帖子 边 草 »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圈友点了赞:
BobMaster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头像
边 草
初入江湖
初入江湖
帖子: 206
注册时间: 2021年 2月 15日 00:23
为圈友点赞: 82 次
被赞次数: 211 次

Re: 闲思乱想:关于”适者生存“

帖子 边 草 »

边 草 的这篇帖子被以下圈友点了赞:
圈宝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回复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0 访客